在一般民用和工業建筑的墻、柱和基礎都采用的是一種叫做砌體結構的建筑方式,相信很多專業人士對于砌體結構并不陌生。今天,小編就大眾的角度,來普及一下砌體結構的一些內容。
首先來看對砌體結構整體的介紹。
拿磚砌體、石砌體或砌塊砌體建造的結構,又叫做磚石結構。因為砌體的抗壓強度較高而抗拉強度低,因此,砌體結構構件承受軸心或小偏心壓力,而很少受拉或受彎,一般民用于與工業建筑的墻、柱和基礎均可采用砌體結構。在運用鋼筋混凝土框架和其他結構的建筑中,常用磚墻做圍護結構,如框架結構的填充墻。具體的代表建筑為卷拱形墓室、磚石佛塔、磚城墻、石橋、長城。
在一般的工程建筑里,砌體大概占整個建筑物自重的1/2,用工量與造價約各占1/3,為建筑工程的重要材料。長期以來,我國占主導地位的砌體材料燒結鉆土磚已有二千余年的歷史,和黏土瓦并稱為“秦磚漢瓦”。但是,這類砌體材料需要大量黏土作原材料,為有效地保護耕地,國家要求盡可能不用黏土磚。砌體材料正朝著充分運用各種工業廢料,輕質、高強、空心、大塊、多功能的方向發展。
再來看對砌體結構優缺點的介紹。
砌體結構的主要優點為:①方便就地取材。磚主要拿粘土燒制;石材的原料為天然石;砌塊能夠用工業廢料——礦渣制作,來源方便,價格低廉。②磚、石或砌塊砌體具有很好的耐火性和較好的耐久性。③砌體砌筑時無需模板和特殊的施工設備。在寒冷地區,冬季可用凍結法砌筑,無需特殊的保溫措施。④磚墻與砌塊墻體能夠隔熱和保溫,因此既是較好的承重結構,也是較好的圍護結構。
砌體結構的缺點是:①與鋼阻與混凝土相比,砌體的強度較低,所以構件的截面尺寸較大,材料用量多,自重大。②砌體的砌筑基本上為手工方式,施工勞動量大。③砌體的抗拉與抗剪強度都很低,所以抗震性能較差,在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磚、石的抗壓強度也不可以充分發揮。④粘土磚需拿粘土制造,在有些地區過多占用農田,影響農業生產。
說了這么多,我們可以看出,砌體結構的應用屬于比較早的,而且應用范圍也比較廣泛,涉及到民用、工業和國防等領悟。了解其優缺點的有關內容,有助于在建筑中揚長避短,打造更出色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