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武漢某樓盤的業主認為自己當了“接盤俠”,開啟了維權之路。該盤于10月初開盤,均價16500元/平米(精裝),一部分業主對比了附近樓盤之前的價格,以及樓盤的周邊配套,覺得這個價格過高而放棄購買。
但一部分業主由于看重了該樓盤所在區域的未來發展,且該區域一直以來,發展迅速,限購前房價就已經是一路飆升,一房難求,因此,覺得以這個高價格買下也吃不了虧,為自己當天搶到房而沾沾自喜。然而,1個月后,與之毗鄰的樓盤開盤均價為10000元/平米(毛坯)。價格相差如此巨大讓業主難以接受,憤而要求退房。
上面的案例中,一部分業主保持了理性,考慮了性價比,決定放棄購房。但另一部分業主出于這樣或那樣的目的,抱著僥幸的心理買了房,結果卻適得其反。買房的時候,由于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導致購房者一時沖動,失去了理性,買房根本就不考慮價格合不合理、房子適不適合自己。下面的這幾點,你要學會:
1、買與不買理性對待
不同年齡段、不同情況的人,買房的目的,自然也是不盡相同。不管是出于哪種目的,買房不能沖動,不可盲目消費。
要考慮這個房子的性價比,房子的地段、環境、配套、戶型等是否對得起這個價格。這個價格同周邊樓盤相比,是過高還是過低。如果地段、環境、配套、交通等都一般般,房子也沒有什么特別的亮點,價格還貴,那就要考慮放棄了。
總而言之,每個購房者都要慎重對待自己的買房目的和動機,知道自己要什么,才會買到更好的房子。
2、認真估量自己的買房能力
買房是一筆大的開支,想買房和買得起房,是兩回事。買得起房和買得起你理想中的房,又是另外一回事。
很多人為了買房,買到自己理想的房子,不得不借錢用來支付首付。交房后,房屋的裝修費用、房貸月供、欠款等,三座大山壓得不少人喘不過氣來。買房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是為了錦上添花。而如果因為買房,導致家庭生活水平下降,就不值得了。
在買房時,一定要評估自己的買房能力,購買價格合適的房子。
3、看準購房時機
樓市有淡旺季之分,買房前要了解當前城市的樓市走向,關注樓市政策。
一般樓市的行業旺季在3月份、4月份、9月份和10月份,即我們俗稱的“金三銀四”、“金九銀十”。選在這四個月份買房置業,在旺季買房不必多花心思去了解其他訊息,而且開發商推出的房源多,給出的優惠也比較多,買房人選擇的余地比較大。
此外,不論選在哪個時間段買房,購房者都有必要多多關注樓市的相關政策,特別是利好政策,尤其需要重視。利好政策的發布甚至可以直接為購房者省去一筆不小的購房款,無疑是個大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