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租賃房是對住房困難人群的過渡性的解決方案,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社會的住房壓力,成為低收入民眾延續生活夢想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政府又開發了公租房補貼政策,愈發的關注民生,貼合咱老百姓的生活需求。
近年來,各地公租房補貼標準明顯上調,給市民帶來了實在的優惠,公租房租金補貼標準按照家庭收入及困難程度分為六檔,高租金補貼可達95%,可是你知道公租房補貼標準是怎樣計算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公租房補貼的兩大標準。
公租房補貼標準一:一般適用
租賃補貼=(人均保障建筑面積標準-人均自有產權住房建筑面積)×家庭人口×補貼標準×收入補貼系數×區域補貼系數。
公租房補貼標準二:承租政府公共租賃住房后調整適用
租賃補貼=(承租公共租賃住房建筑面積-自有產權住房建筑面積)×補貼標準。
領取租賃補貼的家庭在承租政府公租房后,根據收入分3檔以市物價部門確定的公共租賃住房租金標準的80%、70%、60%重新計發補貼額。
綜上所述,公租房補貼標準因城市而異,并沒有一個具體的條款,下面小編再以首都北京為例為大家詳細的敘述一下公租房補貼標準。
北京市住建委就公租房租金補貼標準、租金補貼申請、審核、發放等有關問題向社會發布征求意見稿。針對市民提出的意見,市住建委邀請相關部門和、學者、代表多次論證。認為,根據本市經濟狀況、居民收入、財政資金、公租房發展階段等因素公租房租金補貼標準實行動態管理,適時調整。同時,為降低申請家庭租金負擔水平,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門正會同相關部門設計多個種類的公租房,滿足不同層次需要,如單身宿舍、青年、老年、家庭居室等。
在補貼標準方面,“是否取得廉租房實物配租或租金補貼”為“一級分類”,未取得廉租房資格的家庭,按人均月收入分為3檔補貼,其中人均月收入1200元及以下的家庭,租金補貼高可達房屋租金的50%。取得廉租房租金補貼資格的家庭,在享受公租房租金補貼方面為70%“起步”,取得廉租房實物配租資格的家庭的租金補貼可達90%,如取得廉租房實物配租的為城市低保家庭,公租房租金補貼占房屋租金的比例升至95%。此外,廉租戶高可補貼50平方米,非廉租戶高補貼60平方米。超出補貼面積上限的部分不予補貼,由承租家庭自行負擔。此外,針對支付房租確有困難的特殊困難家庭,新政還提出建立特殊困難家庭公租房租金補貼機制。對于提高租金補貼后,支付公租房租金仍然困難的家庭,可由區縣政府酌情提高租金補貼。
通過北京的例子,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公租房補貼標準上調是趨勢,政府重視民生,在不久的將來,住房難這一問題將得到有效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