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租房,古人還相當的講究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秦朝人的租房講究。話說有個云夢縣,云夢縣有座古墓,古墓里出土過一堆秦朝破爛,里面有一套挺好玩兒的書,叫做《日書》,這套書專講怎樣挑選好日子,其實它就是黃歷的鼻祖。
《日書》里有一段忠告,是關于搬家日期和入住日期的,原文拗口,念一遍能把人憋死,為了避免讓大伙兒憋死,我在這里就不引了,直接翻譯成大白話:1、千萬不要選在戊午那天從父母家里搬出去,不然你會受傷并落下殘疾;2、千萬不要選在丙申那天出去租房,不然你會長瘡并永遠駝背;3、千萬不要選在辛酉那天把房子租給別人,不然你會變窮,你的房客會變富,你跟你的房客會顛倒過來,人家做房東,而你卻成了房客;4、千萬不要選在己巳那天讓別人借住你的房子,不然你會變窮,過不了一年,你也會借住別人的房子。
看完這段話,咱們至少能獲得兩點啟示:第一,秦朝人很迷信;第二,秦朝也有人租房住。秦朝人迷信,這個不必解釋,因為越是科學蒙昧的時代,人們忌諱的東西越多。不過要說秦朝也有人租房,就會有人持懷疑態度了。我有個寫詩的哥們兒說:“在那個白衣勝雪的時代,地廣人稀,地價,沒有團,沒有買房難,可能缺衣少食,不可能缺房少屋,憑什么要租房呢?”秦朝地價是否,暫時不得而知。地廣人稀這一條是絕對可信的,因為秦朝擁有三百多萬平方公里的疆域,而人多時連五千萬人都不到,還沒現在中部一個省的人多。
問題是,人口密度跟居住成本真的有關系嗎?就算人口密度決定居住成本,整個國家地廣人稀也并不代表每個城市都地廣人稀。其實,由于交通落后的原因,古代的城鎮居民都偏愛擠在一起住,人口雖少,城區更小,故此擁擠,就像被窩一樣,雖然一條被窩里面多只躺兩個人,可是因為被窩的總面積太小,被窩里的人口密度還是高。不信聽聽《戰國策》里是怎么描述齊國城市的擁擠程度的:“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