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公攤面積,不少購房者認為公攤面積越小越好,這樣自己得到的使用面積就越多。公攤建筑面積是指整棟樓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積,為整棟樓的所有產權人共同擁有。確實公攤大大影響使用,但公攤面積與居住的舒適度以及安全、消防等都有關系,公攤太小說明小區內配套設施不夠完善。那房屋公攤多少最合適?
1.什么是公攤面積?
①公攤面積是分攤的公共建筑面積。
②公攤面積由整棟樓的產權人共同所有。
③房屋公攤面積+套內建筑面積=總建筑面積
公攤面積多少合適
2.公攤面積包括哪些項目?
公攤面積包括:電梯井、公共用房、樓梯間、設備間、管道井、管理用房、變電室、公用墻體、公共門廳和過道、值班警衛室。
3.公攤面積多大合適?
①低層住宅(一般7層一下):7%~12%
②小高層住宅(7~11層):10%~16%
③高層住宅(12~33層):14%~24%
④別墅類:1%~8%
公攤面積是保障業主正常生活所必需的公共建筑面積,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有些小區在銷售時推出“零公攤”的房源其實并不存在,充其量是其他贈送面積可以作為公攤面積的填補。看房時也不要一味推崇低公攤而忽略了小區居住舒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