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闔家團圓的節日,同時也是一場“拷問”大賽:“結婚了么?”、“買房了么?”、“生二胎了么?”買房可不是一件小事,不僅要會挑地段、配套,還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挑選合適的戶型面積,那么問題來了,多大的房子才合適?有的人認為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房子越大越好。事實并非如此,如果房屋面積過大,風水不好。其次,從居住角度,太大的房子難免會有缺乏人氣、同時也不方便整理和打掃。
從戶型角度出發
一居室適宜居住的人數為1~2人;兩居室適宜居住的人數為2~4人;三居室適宜居住人口3~6人;四居室或五居室適宜居住人數更多一些。雖然常說戶型≠面積,但二者確實存在很大的關聯性。戶型一般分為:經濟型、舒適型、享受型。
從居住面積出發
選購住房面積可以根據購房者當前的生活狀況或者家庭人數來定,例如單身貴族或新婚夫妻,面積小、價格低的過渡房屋是佳的。家有老人或小孩的家庭則需要更多的空間。
原則上人數越多,所需要的面積越大,但每個家庭的狀況不同,如有小孩、有老人、有年輕人,如何來計算呢,簡單的計算公式如下(僅供參考):
(1)居住面積=家人歲數總和*1.1(無老人,有小孩)
例如:男主人40歲,女主人38歲,小孩12歲,居住面積=(40+38+12)*1.1=99平米。
(2)居住面積=青壯年夫妻(共50平米)+小孩(學齡前10平米、15平米、大學20平米)+老人(20平米/人)
例如:男主人40歲,女主人38歲,小孩12歲,兩位老人,居住面積=50+15+20*2=105平米
(3)居住面積=(家庭年收入*5)/房價
例如:所在城市房價為3萬/平,家庭年收入為50萬,住房面積=(50*5)/3≈83平米
如果根據上述公式來算的話,得出的結果往往是購房者需要的使用面積。實際購房中,開發商所提供的面積往往是建筑面積,因此需要用建筑面積—公攤面積,看看剩下來的面積和我們所需要的實際使用面積是否匹配。另外,公式僅供參考,根據家庭的不同經濟條件及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方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