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戶型比大戶型優惠,但大戶型敞亮。那么,買房究竟該買多大的呢?買房面積多大比較合適?
法則一:年齡計算法
計算方式:全家人年齡總和X1.1
舉例:一家三口,夫妻人均35歲,孩子5歲。按照年齡計算法,這一家三口需求的房子大小就是82.5平米。
那如果說家里有兩個70歲以上的老人,房子是不是得買150平米以上的呢?這顯然是不合理的,因此,這一方法主要適用于沒有老年人的三口之家或者四口之家。
買房還需要注意的是,用這種方法計算出來的房子的面積能夠滿足基本需求,但是如果還有其他的需求的話,還應該考慮在內。
法則二:角色計算法
計算方式:夫妻總共50㎡+學齡前小孩10㎡+至高中的小孩每人15㎡+讀大學的子女和老人每人20㎡。
舉例:一家五口,夫妻人均35歲,大兒子,小女兒學齡前。按照角色計算法,總共需要的房屋面積就是50平米+10平米+15平米+書房、客廳、廚房……
這個計算辦法適用于改善性需求的買房者。
既然是改善性需求,就要盡量的滿足的需求。否則,生活品質得不到改善,買房也失去了意義。所謂的需求,就是考慮家庭成員在房子里需要多少的生活、活動空間,如果家庭還有其他需求的,比如影音室、棋牌室、酒吧等,再額外加上應考慮的面積。
法則三:收入計算法
計算方式:家庭總的年收入乘以5,得出可承受的總房價,再用房價反推面積。
舉例:一家三口,夫妻人均35歲,孩子5歲,家庭年均收入25萬。房屋面積=(25x5+父母贊助)÷房價
這個算法適用于準備購買第一套自住房的年輕人。
年輕人剛剛踏入社會,經濟條件不是太好,要量入為出。按照這種算法算出來的買房面積,可以說是有多少錢就買多少面積,在其可承受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