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面積通常要大于房屋使用面積,商品房買賣合同一般是按房屋建筑面積計價,但在購買二手房的時候我們也不應該被中介忽悠,了解一些面積的計算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建筑面積
名詞解析:
建筑面積亦稱建筑展開面積,它是指住宅建筑外墻勒腳以上外圍水平面測定的各層平面面積之和。它是表示一個建筑物建筑規模大小的經濟指標。每層建筑面積按建筑物勒腳以上外墻圍水平截面計算。它包括三項,即使用面積、輔助面積和結構面積。在中國內地,與建筑面積有關的法規有《商品房銷售面積計算及公用建筑面積分攤規則》及現行的《建筑面積計算規則》。
計算公式:建筑面積=有效面積+結構面積=使用面積+輔助面積+結構面積
作用:建筑面積是在建筑物進行交易、租賃、抵押、征收稅費、繳納物業服務費、繳納取暖費等方方面面的基礎數據資料之一。
小提醒:
住宅的建筑面積計算起來比較復雜,不僅規定多,而且專業性、技術性強。消費者在購房時,如果對此不了解,或者對計算出的結果表示懷疑,可以咨詢專業人員或請專門測量機構,依照上述標準重新測量計算。
使用面積
名詞解析:
住宅的使用面積,是指建筑物各層平面中直接為生產或生活使用的凈面積之和。計算住宅使用面積,可以比較直觀地反應住宅的使用狀況,但在住宅買賣中一般不采用使用面積來計算價格。
計算公式:使用面積=建筑面積-結構面積-輔助面積
作用:計算使用面積時有一些特殊規定:躍層式住宅中的戶內樓梯按自然層數的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不包含在結構面積內的煙囪、通風道、管道井均計入使用面積;內墻面裝修厚度計入使用面積。計算住宅租金,都是按使用面積計算。
小提醒:
通常部分人容易把使用面積和有效面積混淆。現特說明,使用面積=建筑面積-結構面積-輔助面積,也就是說是建筑面積減去房屋混凝土、磚砌體結構等結構構件所占面積,再減去廚房、衛生間等輔助用房所占凈面積所剩下的面積;而有效面積才是建筑面積減去房屋混凝土、磚砌體結構等結構構件所占面積,這個面積才包含廚房、衛生間所占面積。
公攤面積
名詞解析:
公用建筑面積是指由整棟樓的產權人共同的整棟樓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積。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計算公式:各戶分攤公用建筑面積的計算方法:其基本思路就是用各戶套內面積按比例進行分攤。
作用:
小提醒:
以下不屬于公攤范圍內:
1、從屬于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2、供出租或出售的固定車位或專用車庫。
3、幢外的用做公共休憩的設施或架空層。
名詞解析:贈送面積一般是開發商為吸引購房者而打出的讓利手段,將陽臺、飄窗等地的面積全贈送或半贈送,不計入終的價格核算。
計算公式:以開發商的贈送額度為準。
作用:贈送的一部分面積,可以減少購房總價。
小提醒:
關于贈送面積,可以與開發商簽訂合同,標明贈送的地方,面積大小;同時,購買前請多了解樓盤,謹防樓盤以贈送為借口,暗中提高單價,以免上當。
套內面積
名詞解析:
套內面積,全名套內建筑面積,是由以下三部分組成的: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陽臺建筑面積。
計算公式: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陽臺面積+墻體面積。
作用:實施按套內面積賣房后,因為公攤面積的成本完全被轉移到套內面積的價格上,造成兩個影響,一是套內 面積的定價與其他按建筑面積計價的樓盤相比,缺乏可比性,二是開發商容易故意把公攤面積做小,以降低成本。
小提醒:
竣工后套內實測面積與預測面積發生誤差時,按合同約定的方式處理,合同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當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過3%的,購房人有權退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