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擺脫了困苦與內斗,將重心正式轉為發展城市化和工業化上。在城市飛速發展、工業產值不斷上升的當今社會,稀缺的反而是那些樹木、草地等綠化地區,因此,人們也開始慢慢重視起來有關綠化的策劃。
(一)高層住宅綠化怎樣規劃?
1.因地制宜:引進和種植適合當地氣候的、土壤、空氣濕度、陽光等因素的植物,而不要勉強移植或者種植與當地氣候條件不符合的植物;引進和種植的苗木需要不同的種類成一定的比例,這有利于生態環境的平衡與發展。這就需要有關部門事先進行實地勘測、及時調查,并非盲目進行綠地規劃。
2.保持一定配額的綠化面積:綠化面積應該始終保持在一個數值不改變,或者是只能增加不能減少。不能因為停車場、住宅、商鋪等房屋的擴建而不斷縮小綠化的面積。
3.苗木配置及質量問題:應該盡可能配置質量優良的苗木,并且保證其擁有良好的生存環境,而不是種植了以后就停止了對苗木的培養。創造優良的生存環境,保證其營養物質的供給,有利于住宅小區環境更好的發展,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住戶。
(二)住宅小區綠化率的規定:
1.綠化率的定義:比較準確的解釋應該是“綠化覆蓋率”。綠化覆蓋率相對而言描述的面積比較寬泛,寬泛到基本可以認定長草的地方都可以算作綠化,因此綠化覆蓋率一般要比綠地。
2.住宅小區綠化率的算法:
(1)計算公式:綠化率=綠化面積/小區規劃面積(綠化面積=覆土綠化+實土綠化)
(2)若是新建住宅小區綠化用地面積按照居住區面積計算,人均應該不低于2平方米;若是休息活動園地,舊居住區改造等小區,則綠化面積應大于或等于小區地面積的25%;
(3)實土綠化的面積應占小區全部綠化的50%以上。覆土的面積應占小區全部綠化的50%以下。
(4)住宅小區中人均集中綠地面積指標:集中綠地面積不小于400平方米,不低于總面積的70%。
(5)計算屋頂綠化的面積時(前提是建筑高度在18米以下),綠化面積的計算值即為總面積的20%。
在現代的大都市里,人們每日忙于穿梭在街道小區、大樓商廈,就可能對綠化率的概念比較模糊,事實上是,更多的人對此是一頭霧水。住宅小區綠化率不僅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的健康和環保,并且對于城市的總體建設也起著推動和支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