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傍晚,市場突然傳出消息稱,到今年年底(12月31日)前,在東莞非主城區(qū)購買新房,首套或二套均無需東莞社保,可正常辦理網簽備案。“只是后期需要提交社保證明,因為后期辦房產證需要用到社保證明。”此外,二手房并不在此次政策覆蓋范圍內。不過,到了5日晚間23時左右,市場又傳出消息稱上述政策“被叫停”。
根據今年2月東莞最新推出的限購政策,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在本市購買第二套商品住房(新建商品住房或二手商品住房),須在購房之日前四年內在本市逐月連續(xù)繳納社保滿三年。
新入戶居民家庭購買第一套新建商品住房的,須在本市落戶滿半年、且在購房前兩年內逐月連續(xù)繳納社保滿半年。
截至發(fā)稿,東莞住建局等相關部門并沒有對相關消息進行說明。根據網上流傳出的新盤名單,記者致電了東莞萬科未來之光等多個樓盤的銷售經理,對方均答復沒有聽說過相關的政策調整。
不過,有銷售經理告訴記者,東莞部分新盤可以采取“延期”政策,即開發(fā)商可以先給購房者保留房源,等購房者社保等條件符合后再進行網簽。“年底房企為了回款,折扣和優(yōu)惠力度會比較大,所以這個時候定下房源就可以享受到折扣等優(yōu)惠。”有銷售經理如是說,“很多期房都在一兩年后交房,補全社保難度不大。”
對于上述消息,證券時報記者后續(xù)會繼續(xù)跟進報道。
注意防范市場炒作
近段時間以來,東莞樓市的表現(xiàn)降溫不少。據東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發(fā)布的數據,2021年10月東莞全市二手住宅網簽564套,同比下降70%。在過去一年中,東莞二手房月成交高峰一度超過8000套。不足600套的月成交,相當于東莞平均每天的二手房網簽量不足20套。就在今年8月,東莞市住建局發(fā)布《關于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正式出臺房地產調控新政“莞八條”,并將發(fā)布二手房成交參考價。在市場人士看來,此次東莞樓市調控堪稱“史上最嚴”,而且從土地競拍、住房限購、金融監(jiān)管、稅收調節(jié)、二手房價、銷售管理、治理亂象、住房保障等全方位出擊。
對于市場傳聞,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jiān)嚴躍進表示,網傳東莞針對新房認購放松相關限購政策,但目前看并沒有正式發(fā)文,或許此前是以通知的形式進行,同時也只限在12月。另外,即便認購房源,后續(xù)社保本身也需要繳納,依然有審核的機制。就近期多地的購房政策來看,其實已經出現(xiàn)了一些放松,尤其以房貸放松為重要標志,即從首套房的放松開始演變到二套房的放松。同時,此前沈陽也出現(xiàn)過限購放松的動作,雖然后續(xù)被叫停,但是也體現(xiàn)了地方上政策微調的考慮。東莞傳出相關政策消息,至少說明近期房企的銷售壓力比較大,類似壓力自然會倒逼房地產政策有放松的可能。不過,在類似的“放松”下,要注意防范市場的炒作,為購房者提供更多的購房保障,本身也是激活住房消費的重要體現(xiàn)。
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近期多地曾在樓市政策上吹起“暖風”,例如國慶節(jié)后哈爾濱市出臺的“十六條”新政中,就從放寬預售門檻、增加預售資金返還頻次等內容,給予房企靈活掌握推盤節(jié)奏、加速銷售回款的便利。近日,一則沈陽《關于取消房地產市場限制性政策的通知》傳出,這則通知顯示,沈陽市房產局召集各大房企開會,計劃放松限購限售等調控措施,但因引發(fā)較大爭議,該政策已暫停執(zhí)行。
而在近期,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投放明顯提速。嚴躍進表示,近期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投放開始增多,但房企感受方面存在時滯,從12月份開始,將會逐漸明顯。此外,個別企業(yè)出現(xiàn)風險并未影響房地產市場中長期的的正常融資功能,房地產企業(yè)在交易所債券市場的融資渠道保持暢通有序。有業(yè)內人士認為,盡管前段時間房地產市場出現(xiàn)了個別房企的問題,但風險總體可控,合理的資金需求正在得到滿足,房地產市場健康發(fā)展的整體態(tài)勢不會改變。
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