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房一天一個價,二手房就成了眾多購房者的希望,然而正因為太迫切,二手房的購買風險就被不少人選擇性忽視了,比如賣方違約。那么,在二手房買賣中,買方應該如何防止賣方違約呢?
一、看房不光看表面,也要看權利是否有瑕疵
在實際房屋交易過程中,很多人往往只查看了房屋的位置和內部結構,卻忽視了一些重要信息,比如房屋是否仍在租,又或者房屋是否被抵押、查封等。
如果要購買已經出租的房屋,承租人就需出具一份“放棄同等條件下的優先購買權”書面承諾。另外,別忘了核實該房產是否涉及訴訟,以免房子突然被查封,同時要查清楚房產登記人的戶籍信息,防止以后無法遷移戶口。
二、對房屋產權的調查核實,有無其他產權人
根據規定,房屋買賣合同應當要經過全體產權人簽字才能生效,或者即使產權人沒有簽字,但事后明確追認的,合同依然有效,否則合同將因為侵害了部分產權人的合法利益而歸于無效。
不過,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房屋登記在夫妻雙方名下,夫妻一方單獨帶著買方看房簽約,并將配偶的名字也代簽了。履約過程中,由于房價上漲過快而不想賣了,夫妻二人可能會唱雙簧戲,以不知情為由起訴,要求確認合同無效。所以,簽約時好還是讓權利人都到場簽字才行。
三、防范“一房二賣”
“一房二賣”是指出賣人先后或同時簽訂了兩份房屋買賣合同,將同一房屋出賣給兩個買受人的情形。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在簽訂合同時一定要約定好雙方的違約責任,通過約定適當的違約責任而增加賣方的違約成本,從而減少“一房二賣”的風險。
其中,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增加定金的數額(高不能超過房屋成交價的20%),以便違約時可以使用定金罰則。
四、警惕賣家拖延接受付款的行為
如果買方準備好首付款,通知賣方收款,而賣方以出差、不便等理由,一直沒有提供賬戶接收款項,此時買方一定要小心,因為這可能是圈套,賣方可能是為了拖延你的付款時間,等到達成遲延付款解除條件,賣方就可能會起訴你遲延付款。
如遇到上述情況,買方可通過錄音錄像、發書面催告函、通知中介將該情況備案等方式保留證據,證明自己主動付款的事實,方能破解賣方圈套,當然也可以使用資金。
五、警惕賣方主動示好,給予寬限
雙方在履約過程中,賣方若主動給予買方寬限,但僅不限于寬限付款時間,可能凡是買方義務,賣方都主動寬限或放任買方超期的,買方需謹慎。
表面寬限,實際可能是在引誘買方遲延履行義務,買家如果確實遇到履約困難,且對方同意寬限,建議簽補充協議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