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深圳住建局對近期城中村統租風波做出積極回應。此次回應明確了基本的原則,即城中村統租業務推進應堅持三個基本前提。
統租模式是指,深圳地方國企和城中村業主簽訂合同,將此類房屋統一租給此類國企平臺。相關平臺將房屋改造后再對外出租,其中一部分改造的房源納入到深圳保障性租賃住房的范圍內。此次統租的合同年限為15年,每三年租金上漲10%。
有消息稱,全深圳104個城中村都被納入統租改造,涉及人口數以十萬計,影響重大。
廣東省城鄉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統租”城中村是深圳多渠道供應公共住房的重大創新。這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推進過程中,要避免短期內大規模統租對租金的沖擊。他建議,如果周邊房源供應緊張,最好保持租賃供需現狀;安排少量統租以豐富片區內多元業態,構建高中低檔租賃供應,提高可選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