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消息,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近日發布關于支持宜賓建設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先行區的意見。
《意見》提出發展目標,到2027年,宜賓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先行區建設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初步形成示范引領效應。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長江干流穩定保持地表水Ⅱ類水質,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和水資源利用效率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空氣質量綜合指數進入全國重點城市前100名。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鞏固提升,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有效保障;國土綠化成效明顯,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量實現“雙增長”。綠色低碳轉型率先突破,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工業總產值力爭超萬億元、綠色低碳產業產值占比超50%,科技創新、改革開放支撐綠色低碳發展動能更加強勁。高品質人居環境基本形成,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初步建成,公眾生態環境綜合滿意度顯著提升。
到2035年,宜賓經濟總量邁上新的大臺階,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經濟體水平,生態環境更加優美,綠色低碳生產體系基本形成,綠色生活方式成為全社會自覺行動,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先行區建設走在全國前列,老工業城市轉型發展、沿江城市綠色發展、區域中心城市高質量發展示范引領作用更加凸顯。
加快建設宜居宜業美麗宜賓方面,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做優做強中心城區,一體推進縣城、中心鎮和特色小鎮建設。支持宜賓爭創全國碳達峰試點城市。加快建設宜居城市,推進城市生產生活低碳化,持續開展綠色建筑建設行動。加快建設韌性城市,推進城市人居環境提升等“幸福宜賓”工程建設,推進城市生命線工程建設,提高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和自然災害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支持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深化省級城市更新試點。加快建設智慧城市,推進城市數據一網通用、城市運行一網通管、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公共服務一網通享。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加快推進村規劃編制,加強農村路、水、電、氣、通信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村教育、醫療、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進農村改廁、村容村貌提升,深入實施村莊清潔行動和美化綠化行動。支持鄉村水務試點縣、示范縣建設。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開展文明村鎮、文明家庭建設,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傳統村落、歷史街區和傳統民居保護利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增加農民就業增收渠道。
建設綠色低碳社會。開展綠色生活行動,鼓勵綠色低碳出行,推動城市慢行系統建設,治理交通擁堵,爭創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推行綠色辦公,加強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等節能減排監督管理。限制過度包裝,減少一次性用品使用,打造“以竹代塑”樣板區。加大照明綠色化智能化建設,有效控制光源污染。探索垃圾分類回收處理新模式新機制。深化“光盤行動”,堅決遏制餐飲浪費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