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土地房屋是關乎經濟民生的重要并須迫切處理的課題。據陳茂波介紹,香港特區政府已經鎖定了未來7300公頃土地的供應來源,超出了《香港2030+》報告預計2019至2048年間6200公頃的土地需求;而未來十年,“熟地”的供應量將達到約3300公頃,當中超過一半將來自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這兩個策略增長區。
制約土地供應速度因素被突破
他指出,過去香港在土地供應速度上受多項制約,其中之一是部分不合時宜或過于冗長的法定或行政程序;另一個則是建造人手短缺。而最近都取得了突破,如立法會三讀通過草案精簡城市規劃、收回土地、填海、道路和鐵路工程等法定程序,將會在9月1日生效,可惠及不同的發展項目,當中包括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
過去類似的大型項目從立項起,往往要待10數年才能有首批熟地推出,在精簡法定程序后,有關時間可壓縮到約7年。
同時,發展局亦成立了督導小組,理順和統一審批部門所采用的標準和定義,至今已推出了多項與11個范疇相關的精簡措施,涵蓋建筑物高度限制、樓面面積和地積比率限制等。
在人力供應方面,政府提出了“建造業輸入勞工計劃”作為輔助措施。計劃于上周一(17日)開始接受申請,配額上限1.2萬個,充分考慮了保障本地勞工的就業機會和收入,同時亦避免勞動力不足而嚴重制約香港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