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起多省份調整了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還有部分區域對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進行了調整,這會對老百姓的生活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相關知識,希望給大家實際的幫助。
廣東、安徽、天津、重慶等地將住房公積金高繳存比例從20%、15%等調降至12%;上海2016年度將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上限調整為2494元,較2015年提高了204元,這些調整會帶來哪些影響呢?
一.對職工收入的影響
1、基數上調的影響
在繳存比例不變的情況下,職工到手工資可能會略有減少,但每個月繳存的公積金變多、單位同步繳存金額增多,職工個人住房公積金賬戶收入將增加,從購房和終提取收入來看,其實是利好。
2、繳存比例下調的影響
對于公積金繳存比例超過12%的小伙伴,會受到一定影響,如果從20%的繳存比例將至12%,實際上,真正損失的相當于是每個月少了8%的工資。
二、影響貸款額度
1、影響公積金貸款額度
有些城市按照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計算可貸額度,計算公式為::貸款額度=賬戶余額×8+月繳存額×到退休年齡月數,降低了公積金繳存比例,就意味著月繳存額和賬戶余額會減少,公積金貸款額度也會跟著“縮水”,這對于一部分經濟能力有限的購房人來說是不利的。
2、影響款額度
公積金繳存比例不能證明工資多少,但工資不變的情況下,一個人的公積金繳存比例越低,想拿到高貸款額度的可能性就越低。所以對于申請款的人而言,雖然工資流水是重要的因素,但公積金繳存證明也是一個有利的輔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