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從2016年5月1日起兩年內,規范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對高于12%的一律予以規范調整,同時由各省(區、市)結合實際,階段性適當降低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那么,現階段這項政策落實情況如何呢?
很多城市都已經出臺了階段性降低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的具體辦法,比如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寧夏、青海、重慶等省份,都明確規定公積金繳存比例高不得超過12%。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相關知識,希望給大家實際的幫助。
公積金繳存比例的合理范圍是什么?
《關于住房公積金管理若干具體問題的指導意見》第二條規定,“單位和職工繳存比例不應低于5%,原則上不高于12%”。
下調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將帶來什么影響?
當前“五險一金”相當于職工工資的40%左右,其中住房公積金的比重比較大,對于企業來說,階段性適當降低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可以有效地降低企業負擔,有利于增加就業,長遠來說是有利于穩定經濟增長的。
對于員工個人來說,公積金繳存比例的下降會增加買房壓力。公積金是五險一金中繳納比例高的部分,個人繳納多少公司就繳納多少,不管是個人還是公司繳納,此部分賬戶中的錢都是真金白銀。公積金繳存比例下調后,企業負擔減少,市民實際到手工資會增加,但對于有買房計劃的市民來說,還貸壓力也相應的加大
從另一方面說,規范公積金繳存比例標準,有利于縮小貧富差距,國家要求把部分地區和企業過高的繳存比例降下來,符合住房公積金制度公平性、合理性的要求。
降低公積金繳存比例對房地產市場影響大嗎?
不會有太大影響,首先是12%以上的繳納比例者占的比例相對較小,即使新政實施對大多數民眾的影響不大,相反會拉近差距;其次,純公積金貸款比例很少,公積金對職工購房提供的支撐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