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買賣公證雖然不是房產交易的必須環節,但是經過當地的公證處的審查,當事人是可以避免很多風險,且經公證的購房合同或是協議是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請執行的。那房屋買賣公證需要什么手續你知道么?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一下房屋買賣公證需要什么手續吧!
一、房屋買賣的合同需要公證嗎?
房屋買賣合同是一方轉移房產的權于另一方,另一方支付相應價款的合同。轉移房屋的權的一方為出賣人或者是賣方,支付房屋價款而取得其權的一方為買受人或者是買方。法律上規定了房屋買賣合同應當采取書面的形式來訂立。
房屋的買賣合同是一種具備民事法律行為的,因此只要是能夠滿足了雙方的主體適格、雙方意思表示的真實并且一致以及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利益即被認為是有效的。而公證是當地的公證機構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依照法定程序對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證明的活動。那些必須通過公證機構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只有公證后方能發生效力,否則無效。而不需要公證就能生效的法律行為,通過公證過后,具有更強的證據力,但并不代表著公證賦予了其法律效力。房屋買賣合同便是屬于這種類型。因此,房屋買賣合同的法律效力不受是否公證影響,但公證過的房屋買賣合同具有更強的證據力,法院一般予以直接采用。
二、申請房屋買賣合同公證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根據相關規定,申請辦理房屋買賣合同公證,當事人應當提交以下證明材料:
1、申請人的居民身份證件及復印件;委托代理人代辦的,代理人應提交身份證件和授權委托書;
2、賣方要提供房屋權證書及復印件;
3、出賣共有房屋,賣方應提交其他共有人同意出賣的書面意見;
4、房屋買賣合同文本;當事人可以請公證機關代為草擬;
5、單位購買私房的,買方應當提交房屋管理部門批準買房的批準文件;
6、公證機關認為需要提供的其他證明材料,如房屋藍圖、房屋管理部門對房屋的估價報告等。
以上便是關于房屋買賣合同需要公證嗎,以及房屋買賣公證需要什么材料等問題的相關介紹。從上述闡述我們可以知道,房屋買賣合同并不必然需要公證,但是如果公證了則其證據效力更強。此外,房屋買賣合同公證時需要提供相應地一些材料,這些要求可能會隨著各地公證機構的不同規定有所不同。所以,在辦理時建議咨詢當地公證機構或者當地律師,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