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售后公房,其實就是將原來通過租賃的公房經過房改后,在去出售給原來的承租人。那么將這部分已出售的公房就叫做售后公房。面積小和總價低是售后公房的明顯的兩個特點。下面,我就為你們講講無產權證的售后公房可以出售嗎?無產權證的售后公房買賣合同有效嗎?
無產權證的售后公房可以出售嗎
售后公房可以進行上市交易。在上市交易時成本價售后公房可以進行直接交易,標準價或者優惠價售后公房需要補交成本價后才可以上市交易。交易時買方要明確業主身份和房產的產源,判斷是否可以交易并預見風險;須明確雙方的違約責任;具體條款要約定明確,如果是格式化合同,盡量全方位協商好事項,并訂立補充協議上完善合同。
有一種公房,在單位出售給職工后,并不是一定可以上市交易,是否可以上市交易,需要到央產房管理室查詢。同時,即使可以上市交易,也需要與房屋原產權單位簽訂物業和供暖協議,之后才可以進行上市交易辦理。雙方要明確首付支付方式,是銀行資金,還是先直接繳付與業主。明確產權證下來的時間。
無產權證的售后公房買賣合同有效嗎
1.房地產管理法第條的規定屬于管理性質的規定,目前的主流觀點是,違反該規定并不必然導致合同無效。無產權證的售后公房買賣合同,就合同的效力而言是有效合同。但房屋屬于不動產,應以產權登記并獲得產權證后才是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沒有產權證即沒有進行產權登記或還沒有獲得合法的產權,這樣交易存在風險。
2.售后公房根據不同的房改后自1994年起把公房(也就是使用權房)出售給職工(買下產權),后來已售公房可以上市出售,于是這些上市的已售公房被稱為售后公房(分成本價房和標準價房)時期和價格,分成本價房和標準價房。房地產證是擁有權的證明,沒有房產證即意味著沒有權,出賣沒有權的房屋屬于無權處分。
并不是的無產權證的售后公房的買賣合同都是無效的,只有符合一定的條件的那些合同才是有效的,所以在簽訂合同的時候需要我們多個心眼。上述文章講的就是關于無產權證的售后公房可以出售嗎和無產權證的售后公房的買賣合同有效嗎的內容,希望能給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