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編收到網友在線提問:“為什么同棟樓同戶型會有面積不一致的問題呢?”小編就此詢問相關的業內人士,下面就將為大家解決這些疑惑。
對于同棟樓同戶型會有面積不一致的問題,某房地產開發商總經理高先生表示,這種問題可能源于兩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根據房屋產權來源不同,房改房和其他類型房屋如商品房、拆遷房、安居房等建筑面積的計算標準不同。據高先生介紹,房改房建筑面積的計算標準是《房改公有住房出售建筑面積計算規則》。其他房屋建筑面積的計算標準是《房產測量規范》和《房屋建筑面積計算及共有建筑面積分攤細則》。
“因為計算標準不同,導致房屋建筑面積計算結果有所差異,這是正常現象”高先生說。
其次,對于產權來源相同的房屋,高先生表示,由于上下樓同戶型的房屋墻體厚度不同也可能導致面積不同。
另外,高先生還表示,“房地合一” 辦證需要“五步走”。
“95年辦理了房產證,一直沒辦土地證,現在辦土地證要走哪些程序?”有市民對辦證流程產生了疑問。
“由于已實行房產證和土地證合一,盡管你現在辦理土地證,終領取的是房地合一的房地產權證。”高先生說。
據了解,2014年已已經開展辦理“房地合一”的不動產登記工作,并終實現房屋權證和土地使用證“兩證合一”。新的《房地產權證》不僅將原《房屋權證》和《國有土地使用證》“兩證合一”,而且除了保留原有的房屋建筑面積圖幅外,又新附加上了土地使用面積圖幅。
高先生表示,新政之下,辦證流程需要走五步。“ 第一步是土地測繪,測量宗地的權屬界線;第二步是房屋實地查看,確定已登記房屋的存毀現狀;第三步是搭建已登記房屋樓盤表、繪制房屋平面圖等;第四步是土地測繪成果、樓盤表等成果檢查審核入庫;第五步是領取測繪報告書、入庫證明后,持房產證、土地審批文件等材料到大企業窗口辦理登記手續。
后,高先生還提醒市民,由于該業務辦理復雜、流程較多,所需時間也較長。在測繪成果審核入庫后,將由專人負責及時通知當事人。
對于需要辦理房產證的購房者而言,分清不同來源的房屋產權標準必定會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