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買房子的時候,很多購房者在樓層選擇問題的考慮上總是比較糾結。其實,樓低各有妙處,所以不存在絕對好的樓層,卻有絕對適合你的樓層。所以我們更不能在樓層的選擇上馬虎,如果選擇的是不適合自己的樓層的話,無疑將會給以后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那么我們究竟該如何正確有效的選擇合適自己居住的樓層呢,下面搜房網就來為大家好好扒一扒關于樓層選擇那些事兒。
你還在糾結是多層還是高層么?
一般來說,多層住宅都是磚混結構,這類房子的耐久性一般,折舊較快。它的是房子由于受到各種限制,通常只能是板式,大多南北通風;少了柱梁的限制,戶型也比較好。加之沒有電梯,所以公攤面積相對少了很多,房間利用率也高。多層的佳樓層為3、4層。
高層住宅就是鋼筋混凝土建筑。又分為框架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框筒結構等。而這三種結構也各有優缺點,像框架結構的話,可以更改戶型,但室內會有梁柱出現,對于美觀和家具布置要求較高的人來說就不適合選擇 ??蚣艚Y構的話優點是隱梁隱柱,缺點是房型布局有局限性,室內多數墻壁不能拆卸。框筒結構由于單元內的墻體不起承重作用,是真正的活性建筑,墻體可以隨意改變,甚至整層都可以隨意間隔 ,對于裝修時想要對房子動“大手術 ”的購房者來說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是21層的大樓,它的佳樓層應該是7-14層之間。因為這樣一個高度,人站在陽臺上也不會有眩暈的感覺,可以說對于中年和青年人都很適合,而且這個高度受馬路上噪音的影響也不大。
“峽谷效應”你避開了么?
所謂“峽谷效應”指的是周邊有公交干道或工廠,以及高樓密集的住宅。很多社區密集區高層住宅的中間位置有一個“污染物高密度區域”,俗稱揚灰層。在街道風的作用下,含有灰塵的氣流不是平穩移動,而是在高樓之間的某個區間上下“徘徊”。近地面的污染物隨氣流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又向下或水平方向消散。有人說這個高度就在9-11層。據有些業內人士介紹這也要具體樓盤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比如一些鬧市區,工廠的旁邊等揚灰塵是存在的,不過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高度不一定在9-11層。而在一些周邊環境好的社區,就不會有這種現象出現。
低層真的是老年人的首選么?
行動方便應該是老年人選擇低層重要的因素。尤其現在還有很多樓盤底層都附送花園,老多空閑在家,種種花,養養草也很愜意。另外,對老人來說,住在高層還可能出缺氧出現心臟不適、站在陽臺上頭暈目眩等身體問題。
但是從舒適度的角度來說低層也有它的缺陷:
一,噪音問題。雖然低層有障礙物和綠化帶的過濾,但是如果馬路邊,噪音會很大。
二, 灰塵多。有從樓上掉下的灰層,也有從馬路上跑來的灰塵。如果碰到素質不高的樓上住戶,時不時來個“天女散花”的話,打掃衛生成了底層住戶頭痛的事情。
三,衛生間的氣味很難消除,而且一旦樓上有人家水管跑水,底層住戶倒霉,水漫金山是肯定的了。
四,采光問題。低層住戶采光上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許多樓盤樓距都不夠開闊,不是前面擋著就是后面遮著,低層總是在高樓的“照顧”之下 。
五,潮濕。近地面潮氣重,如果遇到空氣又潮濕還下雨的時候,再加之采光又不好的話,低層的潮濕更難免。這點對于老人的身體不太好。
讓人哭暈在廁所的高層問題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很喜歡選擇高層居住,這些樓盤外立面個性時尚,現代感十足。同時,它視野開闊,抬眼望去一覽無余,空氣新鮮、安靜,遠離馬路、嘈雜的人群,擁有良好的私密性,可以獨自享受自己的空間。
但由于高層對建筑的要求高,防震、水壓等方面設計的難度加大,所以開發成本相對更高,自然價格就很高。即便如此,高層住宅也大受歡迎,現在頂層大多會送露臺,有些人完全是喜歡大露臺而買頂層的房子。不過在這里建議大家,選擇高層住宅一定要注意不能高壓電線,高壓電線有相當大的輻射,對于人體健康也有一定的影響。而且頂層的話相對來說可能會出現冬冷夏熱的情況 。除此以外,如果高層的住戶遇到電故障的話,估計就真的只能哭暈在廁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