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傳統(tǒng)位理學(xué)中確有倒貼福字的說法,取其“倒”和“到”的諧音,意為“福到”了。在中國的傳統(tǒng)中,福字倒貼主要存在以下幾種情況:
一、福字倒貼的第一種情況
福字倒貼的第一種情況是水缸、垃圾箱,和家里的箱柜。
在水缸和垃圾箱上,由于水缸和垃圾箱里的東西要從里邊倒出來。為了避諱把家里的福氣倒掉,便倒貼福字。這種作法是巧妙地利用“倒”字的同音字“到”,用“福至”來抵消“福去”,用來表達(dá)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福字倒貼的第二種情況
第二種情況:在屋內(nèi)的柜子上。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貼福字,表示福氣(也是財氣)會一直來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
三、大門上的福字,必須正貼
除了上述說的兩種情況外,不是福字都要倒著貼,尤其是大門上。大門上的福字,從來都必須是正貼。
提 醒各位:大門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納福”之意,而且大門是家庭的出入口,一種莊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貼的福字,須鄭重不阿,端莊大方,故應(yīng)正貼。關(guān)于此, 著名作家馮驥才如是說:“像時下這樣,把大門上的福字翻倒過來,則必頭重腳輕,不恭不正,有失滑稽,有悖于中國“門文化”與“年文化”的精神。
四、舊社會為了討口彩故意將福字倒貼,原因是這樣:
1.“福”字倒貼的傳說
有人考證:“福”字倒貼的習(xí)俗來自清代恭親王府。據(jù)傳故事是這樣的:
某 年春節(jié)前夕,大管家為討主子歡心,照例寫了許多個“福”字讓人貼于庫房和王府大門上,有個家人因不識字,誤將大門上的“福”字貼倒了。為此,恭親王福晉十 分惱火,多虧大管家能言善辯,跪在地上奴顏婢膝地說:“奴才常聽人說,恭親王壽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慶之兆。” 福晉聽罷心里高興,便重賞了管家和那個貼倒福的家人。
事后,倒貼“福”字之俗就由達(dá)官府第傳入百姓人家,并都愿過往行人或頑童念叨幾句:“福到了,福到了!
“福”字倒貼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當(dāng)年用“福”字作暗記準(zhǔn)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zāi)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都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于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
第 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fā)現(xiàn)家家都貼了“福”字,只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 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于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 “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jì)念馬皇后。
2.哄小孩兒玩
家中有才認(rèn)識字的小兒,家人就故意將福字倒貼,喚過小兒問:咱們家福字帖得對不對?小兒說出“福倒(到)了”的話,可得糖果一枚。
如小兒不幸說錯,大人將從口袋里掏出預(yù)先準(zhǔn)備好的草紙,掏出草紙,將小兒嘴巴擦上一擦。寓意:剛才那句話不是嘴講的,不算!而且,事后立刻將“福”字正回來。
春節(jié)貼“福”一直是我們傳統(tǒng)的文化習(xí)俗之一,寓意著新年新氣象。當(dāng)然,如果你不是一個注重風(fēng)水的人,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情、喜好來貼“福”~
在這里,提前祝各位新春快樂~闔家幸福~
來源:購房網(wǎng) 2025-04-28
來源:購房網(wǎng) 2025-04-28
來源:購房網(wǎng)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