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裝修時都要購買瓷磚,怎樣才能買到一款物有所值、稱心如意的瓷磚也有一定的學問,總的來說選購瓷磚的原則就是:一看、二聽、三滴水、四尺量。
一、看外觀
瓷磚的色澤應均勻,表面光潔度和平整度要好,周邊規則,圖案完整,從一箱中抽出四五片察看有沒有色差、變形、缺棱少角等缺陷情況。
二、聽聲音
用硬物輕擊瓷磚,聲音越清脆,則瓷化程度越高,質量也就越好。也可以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夾住瓷磚的一角,輕松垂下,用右手食指輕擊瓷磚中下部,如聲音清亮、悅耳的為上品,如聲音沉悶、滯濁則為下品。
三、滴水試驗
可將水滴在瓷磚背面,看水散開后浸潤的速度快慢,一般來說,吸水越慢,說明該瓷磚密度越大;反之,吸水越快,就說明密度稀疏,其內在品質以前者為優。
四、尺量。
瓷磚邊長的精確度越高,鋪貼后的效果就越好,買瓷磚不但容易施工,而且能節約工時和輔料。用卷尺測量每片瓷磚的大小周邊有沒有差異,精確度高的為上品。
另外,可以觀察其硬度,瓷磚以硬度良好、韌性強、不易碎爛為上品。用瓷磚的殘片棱角互相劃痕,察看破損的碎片斷裂處是細密還是疏松,是硬、脆還是較軟,是留下劃痕,還是散落的粉末,如屬前者即為上品,后者即質量較差。
尺寸是否標準是判斷磁磚優劣的關鍵,用卷尺或卡尺測量磁磚的對角線和四邊尺寸及厚度是否均勻。
注意事項
色感:主要是瓷磚有無色差,花色是否豐富,好瓷磚無色差、花色豐富多樣,消費者可以將瓷磚平放在地面上,拼成1平方公尺,距離三公尺觀看,是否有顏色深淺不同或者無法銜接的感覺,有沒有造成美觀上的障礙,如無,則表明沒有色差。無色差的瓷磚鋪在家中,給人一種美的享受,而有色差的瓷磚則讓人煩躁,眼睛會不舒服。
質感:也即質材、質量帶給人的感覺,不同的質感給人以軟硬、虛實、韌脆、滑澀、透明與渾濁等多種感覺。
美感:美感是一種整體感覺,是瓷磚感、質感及鋪貼效果的整體感覺,同時考慮到硬度、韌性、耐磨度、平整度等等,在選擇時,需要選擇平整性好的瓷磚,表面不彎曲,不翹角,容易施工,施工后地面平整;釉面應該均勻、平滑、整齊、光潔、細膩、亮麗、色澤一致。而在鋪貼時,令地面與墻壁協調統一,給人一種整體的美感。
情感:瓷磚也是富有情感的,這種情感可以體現在多個方面,比如瓷磚本身所承諾的文化精神、銷售瓷磚過程中提供的服務、廠家提供的售后服務等等,從品牌到產品,從銷售到服務,多個環節系統化地構成和組合,形成了瓷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