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是國家為解決困難群眾居住問題的,而對于公租房拆遷后的補償人們可謂是議論紛紛。那么,承租公房拆遷如何補償,公房承租人資格怎么認定呢?下面小編給大家詳細的講解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承租公房拆遷如何補償
1、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該二十九條規定,拆遷出租的公有住房,被拆遷人可以通過協議收購房屋承租人依法享有的公房使用權或者異地安置房屋承租人的方式,與房屋承租人解除租賃關系,由拆遷人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
2、一般有三種補償方式。第一種,按面積補償。一般是按面積1:1,但具體哪個城市的公房拆遷如何補償,請關注當地政府的拆遷公告。第二種,被拆遷人以異地安置公房承租人的方式,與公房承租人解除原來的租賃關系(實物補償)。第三種,被拆遷人以協議方式收購公房承租人的公房使用權(貨幣補償)。
公房承租人資格怎么認定
1、一要根據承租公房的實際居住情況和繳納房租的狀況來決定。
2、承租人依法變更,變更后的承租人為新的公房承租人。這種變更有些不符合規定,侵犯了其他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員的利益,被侵權的其他家庭成員可以請求直管公房經營管理單位撤銷原來的變更,作出新的變更。政府公房管理部門或直管公房經營管理單位拒絕變更的,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依法予以撤銷。
3、在原承租人死亡或者外遷后與其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員繼續居住該房屋并向政府公房管理部門或直管公房經營管理單位繳納房租的,是與政府公房管理部門之間形成了事實上的公房租賃關系,實際居住的家庭成員已經成為事實上的公房承租人。
本文通過對承租公房拆遷如何補償,公房承租人資格怎么認定相關知識的講解,讓我們了解到,在承租公房的過程中如果被拆遷,可以通過面積補償、實物補償、貨幣補償等方式進行補償。而公房承租人資格可以通過際居住情況和繳納房租的狀況來決定、承租人變更,變更后的承租人為公房承租人等等認定方式。希望可以和大家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