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租房信息滿天飛,是真是假分不清,真應該好好消腫,讓那些徒有其表的虛假租房信息銷聲匿跡,還房東和租客們一個清靜的租房環境。每一個有過租房經驗的人,說起自己的租房經歷都是一把辛酸淚。簡直跟狗血的戀愛史一樣,都怪自己太年輕,是人是狗看不清,用在租房經歷上來說,就是都怪自己太年輕,房源真假分不清。這一切都說明了同樣一個問題,那就是租房信息該消腫了!
在中介門店張貼的低價房源廣告上,或者在租房類網站上傳虛假房源,都是為了先把租客招來,再進一步推薦其他房源,這已成了房屋租賃中介的行業潛規則。租房信息看似多,實際缺;看似胖,實則虛。
不少朋友都有這樣的經歷,在某租房網站上相中了幾套不錯的房子,決定預約看房。結果幾趟看下來,發現自己鎖定的那幾套交通方便、戶型合理、價格實惠的房源根本不存在,它們只是中介的餌,是為了釣租客上鉤,等客戶來了,再伺機推薦其它房源。一個星期后,情況往往是不僅沒有找到滿意的房子,還被越來越多的中介電話騷擾,推薦不靠譜的房子,真是疲于應付。
歲末年初,房屋租賃市場供需兩旺,本是成交活躍的時候,但很多人都像筆者的朋友一樣遇到無良中介,被人牽著鼻子跑斷腿。有調查顯示,目前中介公司在網絡上公布的出租房信息鋪天蓋地,其實半數以上都是虛假信息、重復信息,看房、選房、租房的效率很低。
為什么虛假房源滿天飛?
一方面是虛假信息讓中介獲利。在租房網站上傳虛假房源,或者在中介門店張貼低價房源廣告,先把租客招來,再進一步推薦其他房源,這已經成了房屋租賃中介的行業潛規則。如果中介機構不這么做,很可能就沒生意可做,這是虛假房源泛濫的源頭。
另一方面是真實信息增加房東成本。按規定,房主如果老老實實進行房屋備案登記,不僅要繳納一定的手續費,租金還要按比例納稅。而不進行房屋備案登記的房主同樣也可以把房子通過中介租出去,省錢還省力,造成真實信息不足。
可見,在房屋租賃市場上,存在著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房屋租賃信息看似多,實際缺;看似胖,實則虛。給虛胖的租房信息消消腫,就必須改變這種劣幣驅逐良幣的現狀。
其實,對房屋租賃中介來講,釣到人但留不住人,也是白忙活。房屋租賃中介以虛假低價房源吸引了租客,如果不能提供讓其滿意的房子,終也很難留住租客。隨著消費升級步伐加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愿意為的服務付費,有遠見的中介公司應該看到這些新的市場機會。
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日前結束的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也要求推動住房租賃規模化、專業化發展。房屋租賃市場面臨規模化整合,未來能在房屋租賃市場賺到錢的,決不是跟風放假房源惡性競爭的企業,而是能提供服務的專業化企業,有追求的房屋租賃企業更要著眼長遠。同時,部門應因勢利導、賞罰分明,妥善受理求租者舉報虛假房源信息,對頑劣的房屋租賃中介堅決處罰,想必會事半功倍。
一方面打假,另一方面還要扶正,還原房屋租賃市場信息的真面目,并提高房主愿意主動備案的積極性。能否進一步簡化手續,讓利于民,減少房屋出租的稅負?能否考慮房屋備案登記與個人信用掛鉤,讓老實登記的房主在貸款等方面獲益?規則設計不能僅考慮便利,還要學會用經濟撬動個人積極性,避免有令不行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