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準確地判斷房屋坐向,必須知道該房子的后坐和前向在地平面上的方位角,也就是要確定該房屋的坐和向。本來這并不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因為古人在很早以前就已經確定了坐向的原則。但對現代城市建筑和居家來說變復雜了,那么到底房屋坐向怎么看呢?
一、什么是房屋坐向?以及房屋坐向是怎么判斷的
所謂坐,就是靠的意思,一個人坐在椅子上,背所在的方位就是坐;坐又叫做坐山,是人們依靠,基礎,用來滿足人們求安全的心理需求。而向,是人坐著的臉面、胸所在的方位;向也叫做向山。是用來迎吉的,什么吉呢?就是吉氣。這個吉氣在哪里?在地,即土壤中。郭璞在《葬經》中說:“氣行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勢。其聚也,因勢之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看來立向,就是令生氣“聚之使不散”的手段和方法。
要準確地判斷房屋坐向,必須知道該房子的后坐和前向在地平面上的方位角,也就是要確定該房屋的坐和向。本來這并不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因為古人在很早以前確定了坐向的原則,那就是以大門的方向作為立向的基礎。但是現代城市建筑和居家來說,則變得異常的復雜,具體分析,房屋坐向應該怎么看?
二、為什么現代房屋坐向判斷會變復雜呢?
主要原因還是在于現代建筑與古代建筑相比有顯著不同的特點:
1.中國古代房屋通常以單層或者低層為主,一般平民百姓居住的房屋多是一層的建筑,多就是兩層、或三層;而現代的房屋多是以高層或者多層建筑為主,而且每棟建筑中居住了數以百計的住戶,這樣就產生了到底是按照整棟大樓還是按照每戶獨立的房屋進行立向的問題。
2.中國古代房屋往往是門窗同向、同墻,即指在同一面墻上安置窗戶與大門,并且就算是深宅大院等這樣的層疊建筑,通常也是每道大門與整個建筑的大門的朝向一致;而現代建筑大門與外窗的位置不盡相同,同時,大門的每套屋宅與建筑大門位置也不盡相同。因此產生了到底是按照每家住戶的大門還是以大樓總門立向的的問題,以及是以窗戶立向還是以大門立向的分歧。
3.中國古代房屋在建造屋宅時,通常要根據地勢地形確立朝向,而且在建造房屋時是遵循“天圓地方”的原則,在房屋造型時,多以方正屋型為主;而現代建筑,為了追求建筑的特性,房屋的造型千變萬化,即使在同樣的地勢上,各種建筑的朝向、造型也會千差萬別,紛呈各異。所以就產生了到底是按照地勢高低,還是按照大樓大門來立向的爭執。
三、房屋坐向怎么看?
1.以一幢建筑的主大門方向進行判斷;
2.以每家每戶單獨的大門進行判斷;
3.以每家每戶能夠看到陽光的大的一面窗戶朝向、或者陽臺進行判斷,也可以稱為“以陽立向”;
4.依照每幢大樓周圍地勢高低進行判斷,采用坐高向低的原則,確定屋宅坐向;
5.依據每幢大樓周圍建筑物和道路來進行判斷,即采用坐高樓,向道路的原則,然后大樓中每套房屋按照大樓的坐向進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