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逐漸進入人們的視線,優惠政策也漸漸出臺,那么公租房的好處有哪些呢?
什么是公租房
公共租賃住房是指由國家提供政策支持的,各種社會主體單位通過重新建設或者其他方式搜集各種房源,專門面向中低收入群體出租的保障性住宅房解決他們住房問題,是一個國家住房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租賃住房使用權不是歸個人,而是由政府或公共機構,用低于租賃市場價或者承租者承受起的價格,向新就業職工出租,包括一些新的大學畢業生,還有一些從外地遷移到城市工作的群體。
公租房的好處有哪些呢?
1.公租房具有保障性
住房權是得到《人權宣言》、《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公約》等國際公約一致確認的一項基本人權。《指導意見》也明確指出,大力發展公共租賃住房,是完善住房供應體系,培育住房租賃市場,滿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的重要舉措。由此可見,發展公共租賃住房是我國政府繼廉租住房、經濟適用房之后推出的保障居民住有所居的一種新型保障性住房。
2. 公租房政策支持性
公共租賃住房不是在房地產市場中自發生成的,而是由國家推動出現的,是國家為了住房保障的目的人為設計的新型住房類別,因此公共租賃住房的發展,尤其是發展初期,只有在國家特殊政策的支持下,才能步入正常的發展軌道。同時,基于公共租賃住房的保障性特質,國家也有責任通過政策支持來推動公共租賃住房的發展。對此,《指導意見》專設“政策支持”部分,從土地供應、國家、稅收優惠、金融支持方面給予公共租賃住房發展以政策支持。
3.公租房租賃性
這是公共租賃住房的核心特征,也是公共租賃住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大區別。經濟適用房是為目標群體提供的低于市場價格的產權住房,而公共租賃住房則是向目標群體提供適當的租賃住房來保障其住有所居。
4.公租房專業性
這是公共租賃住房與個人出租住房大的區別。傳統的個人出租住房的首要功能是產權者自住,而公共租賃住房不論是通過新建、改建、收購,還是通過在市場上長期租賃住房等方式籌集的房源,都不是為了自住,而是專業用于出租的。
5. 公租房的供應群體廣泛性
在我國原有的保障性住房中,廉租住房的供應對象是低收入群體,經濟適用房的供應對象是中等收入群體。而《指導意見》規定:公共租賃住房的供應對象主要是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將新就業職工和有穩定職業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外來務工人員納入供應范圍。部分地方規定的公共租賃住房供應群體則更加廣泛,如上海將公共租賃住房供應對象由戶籍人口擴大為常住人口,并且不設收入限制。
以上就是公租房的好處。選擇公租房也是一個劃算靠譜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