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的售后公房,房產產權證上只有一個人的名字,但是可能還會存在其它的產權人,比如同住人和職級人、工齡人等都有權要求確認為產權共有人。購買售后公房有什么風險嗎?售后公房產權糾紛有哪些?
購買售后公房有什么風險嗎?
1、售后公房就是指購買的公有住房。私產住宅是由個人或家庭購買的住宅。購買售后公房要另外補交土地出讓金,買過來以后就是私產。售后公房一般都有產權證,在交易當中只要注意對方有沒有產權證就可以了。
2、公房可以買賣,不是部分產權是私產。原房主已購公產房有一套計算公式,工齡、房齡等。購買已購公房沒有風險。公房買產權后有問題再找房管站維修就不受理了。也就是說從原來的房管局管轄變成戶主直接管理了。
3、相應的權利義務發生轉移。購買已購公房一但遇到城市建設用地準受益。還有認定售后公房再交易再上市,仍然還是售后公房,不能以商品房標準收取物業管理費。而應一律按1996年售后公房物業收費標準,統一“從低”收取。
4、公產房也稱公有住房,國有住宅。它是指由國家以及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興建、銷售的住宅,在住宅未出售之前,住宅的產權(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處分權)歸國家。目前居民租用的公有住房,按房改政策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可售公有住房,一類是不可售公有住房。上述兩類房均為使用權房。
售后公房產權糾紛有哪些?
1、按照94方案購買的售后公房,未登記產權人權益,產權證上只有一個人的名字,但可能還會存在其它的產權人,如同住人、職級人、工齡人等均有權要求確認為產權共有人。
2、不過基于不動產的公示和公信力,只要與房產證上的權利人簽訂了買賣合同,則其他的產權人不能以未經其同意為由主張買賣合同無效,其他的產權人可要求出售人承擔賠償責任。
3、同住人雖然不是產權人,但在房屋內享有居住權。以前在辦理售后公房過戶手續時,房地產交易要求合同上要有同住人同意出售的聲明,但現在,僅對此進行形式審查,并不會要求同住人到交易當場簽名。
4、如果未經同住人同意,產權人將房屋出售給他人,那同住人可能會主張買賣合同無效,或者認為買賣合同雖有效但不能侵犯其居住權利,因而拒絕遷出房屋(某些法院有判例駁回了買受人要求同住人遷出房屋的請求)。
5、買受人取得房屋的產權后能不能對抗同住人的居住權?這在司法實踐中是一個頗有爭議的問題。基于不動產登記的公示和公信力以及對交易安全的保護,同住人只能向出賣人主張居住權,或者要求分割出賣人取得的房款(作為對其喪失居住權的補償),而無權主張買賣合同無效或拒絕遷出房屋。
以上就是“購買售后公房有什么風險嗎?售后公房產權糾紛有哪些”的全部內容,為盡量避免此類糾紛,在購買售后公房時要對同住人情況進行了解,可要求上家出示戶口簿,并要求同住人以書面形式承諾同意出售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