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土地買賣,也有房產商開發,讓你感到驚訝了嗎?事實上,古代人住房同樣緊張,通過租房的方式過日子的名人也不在少數。租房一族在古代早是潮流,如今我們不過拾人牙慧罷了。古代租房一族具代表的莫過于白居易同學了。
白居易二十九歲中進士,三十二歲參加工作,具體工作是到廳負責校對紅頭文件(校書郎),月薪一萬六千錢。起時,他在長安東郊常樂里租了四間茅屋,因為離上班的地方遠,遂養匹馬做代步工具。后來手頭寬裕了點,想把母親和弟弟從安徽老家接來首都享享福,于是白居易跑到陜西渭南縣買下一處宅子,平時住在單位,逢假期和休息日回渭南的家里短住。
公元806年,白居易35歲,校書郎任期已滿,退掉常樂里租的亭子,跟同事兼好友元稹一塊兒去靖安里東側的永崇里租房。據悉,白居易結婚生子后仍然以租房為生。租房的時間,從他32歲參加工作開始,到50歲買房結束,不多不少,總共18年。白居易有詩云:“游宦京都二十春,貧中無處可安貧。”他說自己租房的時間長達“二十春”。說起來,還是白居易時髦,和都市白領差不多,郊區買房不住,到城里租房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