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稱得上是我們一輩子的大事,對于很多普通購房者來說,房價是人生中的很大一筆開支。買房涉及細節較多,再加上購房者對房地產知識一知半解,在購房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問題。下面我們來看看買房需要避免哪些常見糾紛。
一、兩證難辦
說到購房糾紛,讓老百姓揪心的恐怕就是辦證的問題了,辛辛苦苦買了房,被告知辦不了證,這種事攤在誰頭上都窩火。辦不了兩證,購房者無法報戶口,無法進行房屋轉讓,或開展房屋抵押等,權益難以得到保護。其實,這樣的問題大多數是由于開發商“五證”不全造成的。
購房警示:
購房者在買房時一定要查看開發商的“五證”(《國有土地使用證》、《商品房預售(銷售)許可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開工證》)和“兩書”(《住宅質量保證書》、《住宅使用說明書》),現在絕大部分開發商都會把證件復印件掛在營銷供購房者查詢,此外,買房者也可在房產局網站上查核。
值得注意的是,購房者往往忽略證件內容的真實性,這也會造成嚴重的后果。購房者對證書內容的核實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所購商品房是否在《商品房預(銷)售許可證》允許銷售的范圍內,要具體到樓號。
《國有土地使用證》中是否注明為“出讓”,而不是“劃撥”。
所購房屋是否是在《國有土地使用證》中標明的土地上所建。
所購房屋是否在《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中所載明可以開發的房屋。
此外,還有以下幾種原因會造成房屋不能辦兩證:
1.有的開發商因資金問題常常會與承建商、銀行等發生債務糾紛(前期樓盤有抵押),問題嚴重時,財產被凍結,終影響購房者辦證;
2.還有些開發商喜歡擅自更改用途或規劃,例如將原本是商業用途的土地更改建設為住宅,也或者是利用工業用地搞房地產開發建設住宅,導致土地用途與房屋規劃用途不符,這樣的房屋也是不能辦理兩證的;
3.也有個別開發企業違規建設,如建筑面積超出規劃面積等,這些都是造成后期不能辦理兩證的原因。
因此,購買二手房時,應該盡量選擇兩證齊全的房源,否則無法在房管局辦理過戶手續。在兩證齊全的情況下,也需詳細了解前房主的資料是否齊全,避免產權過戶時遭遇困境。
二、逾期交房
開發商在出售期房時,常常承諾房屋的入住時間。事實上,開發商能否按期交房主要取決于開發商的資金到位情況和竣工驗收情況。一旦發生開發商不能按期交房時,購房者一般不能馬上要求解除合同,購房者應給開發商一定的寬限期。當開發商在寬限期內仍不交房時,購房者有權解除合同。
所以,購房者在購房合同中對開發商交房期限要作如下規定:
開發商應于某某期限將合同約定的房屋交給購房者。如屆時開發商無法交房,購房者應給開發商一定的寬限期,允許開發商在該寬限期內交房。但開發商要承擔違約責任,違約金按購房者已交付的購房款從合同規定的交房期限到實際交房日期所發生的利息計算。寬限期的長短視具體情況而定。
如寬限期滿,開發商仍不能交房,購房者有權解除合同,并有權要求開發商返還購房款及利息,并支付違約金。違約金一般按所交購房款的一定比例計算,但一般不能超過所交房款的20%。
三、開發商強制收費
有些樓盤到了合同規定的交房期,不但沒有政府驗收的相關證件,還讓業主繳納一些費用。專業人士表示,針對開發商違規收費,建議業主向市開發辦及房產管理部門投訴,由他們查處開發商違規收費的行為。
四、擅自修改規劃
開發商單方面修改小區規劃,前期宣傳的花園景觀未按約定修建,業主不滿想要維權,可惜發現之前簽定的購房合同中并未對此類規劃細節做細致說明,維權行動也無法展開。
因此,購房者在購房時不能僅憑開發商給出的宣傳冊,或口頭上的承諾來研判小區規劃,某些重要的細節必須寫進購房合同,以保證其有效性。
五、房屋面積縮水
面積問題是毛坯房易出現的問題之一。很多樓盤往往都會用贈送面積的方式來吸引客戶。這種在業內被稱為“偷面積”的行為的確成為了不少買房者購買房屋的重要衡量因素。然而,有些樓盤,是毛坯房交付的樓盤卻在房屋落成后與原先展示給買家的樣板間有著一定的差距。
律師提醒,收房前購房者需對房屋進行細致的驗收。現場驗收則需注意以下事項:
1、所交付的房屋是否是您所購買的房屋,其結構設計是否和原圖相符,面積是否一致;
2、房屋質量是否合格、門窗等是否與合同的約定相符;
3、水電氣等附屬配套設施是否按合同到位;
4、其他合同中約定的項目做得如何。在驗房過程若發現有任何一項不符,均可拒絕簽收并在交接記錄上如實記載。
六、房屋質量問題
此問題經常出現在精裝房上,不過房屋質量糾紛在認定賣方違約責任上較為明晰一些。目前國家對《住宅質量保證書》的各項內容已作了明確規定,購房者必要時可請建筑質量監督部門進行實地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