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是任志強在一次地產論壇上說的,原話是這樣的:“全國房地產一年近13億平方米的銷售面積來看,接近7億平方米的庫存并不算多。但問題在于,這其中有大量庫存屬于很難消化的部分。換句話說,只能炸掉,不會因為任何政策而消化掉。”
小編又想起了歷 的“倒奶事件”。奶農們寧愿把牛奶倒掉也不愿銷售,挽回損失。
在這里,我們簡單梳理下這個歷 的經濟學趣事。
那是1929年,美國正經歷一戰后大的經濟危機,奶農們因為之前牛奶需求的增加開始擴大生產,經濟危機出現后,牛奶需求開始萎縮,產能過剩嚴重。
因為牛奶不易長期儲藏。而且奶牛的飼養也需要成本,一邊是成本上升,一邊是滯銷。為了利潤,只能提高奶價。
提高奶價導致的直接后果是,農村人不喝牛奶,農村的銷量還是下跌,城市的需求也沒有增加。剩余牛奶更多,而成本卻更高。如果運到更遠的地方買牛奶,運費成本已經高于售價。
能免費送牛奶么?
問題是,掏錢買牛奶的那部分人能答應么?
可以降低售價么?
降低售價后,直接的后果是農村人成為了牛奶的二道販子,他們將從奶農那里低價收購來的牛奶以低于奶農的售價賣給城市,而奶農給城市人的牛奶定價也保不住。
思來想去,倒掉牛奶、減少奶牛是好的選擇。
房子=牛奶么?
房地產是不動產,是具有巨大價值的現金等價物。銀行的貸款、個人的貸款都是流向了房地產行業。房子炸掉了,人們住什么?開發商賣什么?銀行怎么收回貸款?如果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誰能擔責?
當然,任志強擔心的主要是三四線城市,這部分城市由于先前的拿地成本較高,已沒有多少下降空間。而中國樓市大多數庫存也集中在三四線城市。當前三四線城市的產業發達程度、人口流動狀況、城市化水平、人均收入已很難支撐起高庫存,任何政策也改變不了沒錢的現實!
政府可以補貼么?
提出通過鼓勵農民工城市化、改革戶籍制度等措施來增加住房需求。農民很窮,常年沒有繳存公積金的習慣,不動產也就是宅基地和幾畝田地而已。怎么獲得銀行貸款,甚至連首付都是問題!有地方政府嘗試給購房者發放購房補貼?那城市人能答應么?公平性遭受普遍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