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房、現房和準現房,是按什么標準劃分的?這三種房,到底應該買哪種?不少購房者往往對此舉棋不定。行家認為,這主要還是根據購房者自身的經濟狀況,改善居住條件的迫切程度等作后定奪。
什么是期房?
人們習慣上把在建的、尚未完成建設的、不能交付使用的房屋稱為期房。即指開發商從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開始至取得房地產權證(大產證)止,在這一期間的商品房稱為期房,消費者在這一階段購買商品房時應簽預售合同。
一般情況下,期房的價格較低,挑選余地較大,但由于是先付款后交房,因此購房消費的過程和結果要依賴于購房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的履行,而購房合同的履行,不僅受開發商自身經營的影響,還受到許多客觀因素的制約。
什么是現房?
現房是指消費者在購買時具備即買即可入住的商品房,即開發商已辦妥所售房屋的大產證的商品房,與消費者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后,立即可以辦理入住并取得產權證。 只有擁有房產證和土地使用證才能稱之為現房。
什么是準現房?
準現房是指房屋主體已基本封頂完工,小區內的樓宇及設施的大致輪廓已初現,房型、樓間距等重要因素已經一目了然,工程正處在內外墻裝修和進行配套施工階段的房屋。但是這種房產的性質仍然屬于期房,政府按照期房進行管理,必須辦理商品房銷售許可證才能銷售。
了解期房、現房、準現房的劃分標準后,再來看看各自的優缺點,以供您作出選擇。
期房的有:
(1)先期預購,戶型、位置利于選擇。由于訂的是未竣工的房屋,銷售工作剛剛開始,開發項目的房型都有,朝向好的戶型也在其中,購房者有了比較大的選擇余地。
(2)價格能給予較大的優惠,一般為5%~10%,甚至更多。開發商開發一個樓盤一般需要1年~2年的時間,甚至更長。為了及時收回現金,對購買期房持極大的歡迎態度。
(3)付款輕松,隨施工進度付款,一般分為三次。首次付款時間為取得預售證時,一般僅付1萬元~2萬元的定金和總房款10%左右的首期房款;第二次付款時間是工程進行到一半時,付款額約為總房款的60%;第三次付款時間為房屋已經交工或即將投入使用時,購房者將余下的款項付完,同時開發商將房屋交付給購房者,也可選擇按揭付款。如果是一次性交付全款,可獲得更大的優惠。
(4)工程質量隨時可見,便于監督和提出意見。從付完定金的那一刻起,購房者就可隨時去觀看工程進度,對于房屋結構、墻體構造、水暖電等設備管路、管線、接口這些建好以后不易觀察的部分,這時都可一覽無余。
期房的缺點有:
1、某些開發商實力不強,往往不能按時交房。近來,這類糾紛大大增加,給購房居民增添不少麻煩。
2、有可能發生交房時實際面積與銷售面積不符、建材規格不符、配套設施未能按承諾開通使用等麻煩。
3、由于購房居民對周邊開發規劃不了解,購房后,也會發生鄰近又蓋新樓遮擋視線陽光,或原有的配套改作他用,嚴重影響居住環境等。
現房的有:
1、真實直觀,可以一眼看到實物,對里面的房型、朝向都能一目了然。
比起期房而言,期房只能根據開發商提供的平面圖和渲染的效果圖估測一下自己未來的房子的情形。而平面圖很抽象,一般用戶很難有個具體的概念;效果圖因為一般描述的都是精裝修過的,所以不能真實反映你將來能到手的房屋的樣子。
2、現房可以即買即住,不用像期房那樣等上個一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現房的缺點有:
一般來說,現房房價較高,在房型、朝向等選擇上,余地較小。是在預售狀況不佳,入住率低時,易形成空置,影響居住心理。而且根據規定,入住未達一定比率,煤氣不能開通。故購現房時,應對入住率作一調查。當然,買期房,還是購現房,關鍵還應根據個人的經濟實力和需求來決定。
無論是期房還是現房,業內人士提醒,適合自己的才是好的。買房時切忌盲目和沖動,對自身進行綜合定位,衡量了各方面的條件之后看準市場行情再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