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產交易平臺上,相對于開發(fā)商而言,購房者是一個相對不夠專業(yè)的群體,“闖”誤區(qū),“掉”陷阱的人不少。是設計精美的廣告,的房子看上去都 ,但購房者務必要擦亮眼睛,小心廣告語營造的“美麗陷阱”,提前規(guī)避不必要的置業(yè)煩惱。
1、低價××元/平方米起
在這些字眼中,那些醒目的數字常常是整個房地產廣告中吸引買家的字眼。只要是有意購房者,看了這組數字大都已經想像著自已入住后的幸福樣子。太值了,那個地段,這樣的低價,誰都恨不得馬上飛過去下定。
當買家們攥著那一把鈔票,樂得屁顛屁顛的向那些低價的房子跑去時。現(xiàn)實往往是售樓人員滿臉婉惜地告訴你:真的可惜,你來遲一步了,低價的那幾套單位已經被別的買家搶先購買了。不過還好,還有一些雖然貴一點,但位置更好的單位可供選購。
真相:當買家還在為來遲一步痛惜不已,恨不得多長幾條腳時。真正的殘酷事實是:該價位的單位其實并不存在,這只是一個虛擬的動人數字,作用就是為了吸引更多的人來看樓。
2、均價
當低價在購房者越來越精明的年代,不再容易吸引人,相反常常帶來的是引人反感時,均價××元/平方米,就成為另一組在房地產廣告中常見的數字。不同的名目,但開發(fā)商希望得到了反應是相同的:那就是希望這個數字能引起買家們的強烈購買興趣。
真相:與低價一樣,當購房者對均價懷著將信將疑的態(tài)度,去到樓盤的售樓部時,通常會發(fā)現(xiàn),不難在價目表里找到“均價”所標示的單位。不過,這些單位卻常常是該樓盤的低價格,真正的均價往往還要在這個價格上加上不小的一個數目,還需加上5%-10%。
3、
“距某商業(yè)僅10 車程”、“交通便捷,至 僅幾 ”……在房地產廣告中,有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就是兩地的距離已經被“ ”這個時間單位所代替,造就出一種近在咫尺的距離感覺。
真相:當買家們入住后,不難發(fā)覺當他們從家中坐車要到“某商業(yè)”時,所花的時間卻是超過半個 。在這時,已經既成事實的住戶才會恍然大悟“十 距離”的真正含義:在路上沒有其它車輛和紅綠燈的前提下,以超過150公里/ 的速度狂飚,即可在10 內到達“某商業(yè)”。
4、公里
公里是直接的距離表述方法,在被“車程”等新潮距離測量法搞昏了頭后,“公里”似乎能給人更多一點的信任。
真相:以公里作為單位的距離測量方法,既可以是曲線,亦可以是直線。廣告里展示的是短的直線測量距離,但迂回曲折的道路才是現(xiàn)實生活。1公里的直線距離,在現(xiàn)實中很有可能要走3公里才能到達。這個時候只有親身體驗才可靠。
5、毗鄰
“毗鄰”是一個挺文縐縐的詞。但在房地產廣告中,卻屢屢出現(xiàn):“毗鄰某名校、毗鄰某公園”……這個詞給人的感覺就是觸手可及、近在咫尺,幾步之遙的距離感覺。
真相:當真正去考察時,人都會發(fā)覺原來“毗鄰”會是有如此大的彈性:隔著一堵墻是毗鄰;隔著一條街是毗鄰;隔著幾個站是毗鄰;甚至隔著一個區(qū)也是毗鄰!
6、園林
熱帶風情園林、日本園林小景、北歐水鄉(xiāng)景致……近幾年來,打著各種風格旗號的園林設計,都是眾多樓盤的重要開發(fā)概念。
真相:發(fā)展商“精心打造”出來的園林享受,遠遠及不少廣告給買家?guī)淼膱@林想像享受。在現(xiàn)實中,熱帶園林往往為幾棵大 椰所代替,水鄉(xiāng)情懷不得不由一條臭水溝或一個小水池所承擔。
7、景觀
江景、山景、公園景等優(yōu)美景觀,是近年來為紅火的房地產開發(fā)概念,也是吸引購房者的賣點之一。因此,在眾多的房地產廣告中,一線江景、無敵山景、俯瞰公園全景等景觀字眼,就成為重點突出的部分。
真相:在消費者委員會中,有不少投訴是:發(fā)展商推崇,買家投入大筆資金購入的江景單位、山景單位,在購房者入住沒多久后,在原來的美景間,卻拔起了一座座更高的住宅,“無敵樓景”成為原來美麗景色的替代品。找發(fā)展商時,卻被告知:這是政府的規(guī)劃,誰叫你不看清楚,這不能怪別人。遇到這樣的宣傳,重要的是想辦法看一看現(xiàn)場或有關樓盤周邊的建設規(guī)劃,明確在購買的房子與景觀之間會不會有新的建筑物出現(xiàn),因此而遮擋景觀。規(guī)劃圖可到規(guī)劃局查找。
8、綠化率
在房地產廣告中,“綠化率”是一個提及率很高的詞。在綠化率的后面,常常后綴著低至30%,高至60%,甚至200%的數字,使人很容易從這個簡單的數字,想像到整個小區(qū)滿目的綠色。
真相:綠化率=綠化面積/用地面積。這是一個頗為容易計算的數字。不過發(fā)展商也有他們的變通之法:架空層綠化應當算入綠化面積內;頂層綠化亦應算入綠化面積內,水面面積亦可算入……總之,發(fā)展商都能找到一個個“充足”的理由,來武裝他們的綠化率。
9、
隨著越來越多的資金進行房地產市場, 率成為越來越多買家關心的內容。這樣,在房地產廣告,是商鋪廣告當中,超過10%的,就不時出現(xiàn)。
真相:在市場中,永遠處于一個變化的狀態(tài),即使是準確的市場分析家,亦無法保證在以后的幾年內,商鋪或住宅的一直保持高額的。更不要說是長達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時間了。所以說,廣告上高額的,大多只是一個美麗的數字罷了。
10、超額認購
“在短短一周的內部認購期內,反應極其強烈,已經超額×倍認購。”在一些樓盤即將公開發(fā)售前夕,其促銷廣告中常常會出現(xiàn)“超額認購”的字眼,使不少購房者認為如果不抓緊機會,將難以買到樓。
真相:在房地產營銷過程中,通過內部認購造勢是一種常用的手法,這時發(fā)展商經常推出極小量的性價比較高單位,吸引眾多的買家交納誠意金,從而造成認購踴躍的表象。一旦正式公開發(fā)售,推出的價格往往有較大幅度的上升,令購房者失望。
11、送豪華裝修
“購房免費贈送價值××元/平方米的豪華裝修。”白送的裝修,而且還是豪華的,省錢更省心。
真相:事實上,發(fā)展商在銷售過程中贈送的豪華裝修,其建造成本早已經納入樓價當中, 的羊毛出在羊身上。而且,說是價值達數百元/平方米的豪華裝修,其真正成本就要大打折扣了。
12、送天臺
“買頂樓送大面積私家天臺。”白白多了天臺的幾十,甚至幾百平方米,用來種菜養(yǎng)花,真的不錯。
真相:在房管部門的有關法規(guī)當中,早就對天臺的權作出歸屬,明文指出天臺是屬于整棟樓宇的業(yè)主所共有。發(fā)展商口頭聲明將共有的天臺贈送,是得不到法律保障的。
13、送物業(yè)管理費
“買樓送×年的管理費。”小數怕長計,對不少工薪 來說,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管理費也是一個挺吸引人的數目。
真相:事實上,大多數發(fā)展商在開發(fā)銷售完成后,將撤出小區(qū),而由開發(fā)商前期組建的物業(yè)管理公司也極有可能需要更換。在新物業(yè)管理公司進駐的情況下,發(fā)展商及其組建物業(yè)公司所作出的免管理費承諾,恐怕難以得到保障。
14、樣板間
樣板間的設置,大的目的應該是展示一個個迷人的童話,讓每一位看樓者都有扮演童話主人公的沖動。
真相:其實,發(fā)展商不惜投入巨資裝修樣板間,還有許多不想讓購房者看清的目的:將樣板房的面積做得更大一些,使人覺得更實用;用各種美妙的裝修掩飾在戶型設計中的缺陷。
15、沙盤
發(fā)展商設立沙盤,為購房者展示了整個小區(qū)建設規(guī)劃的全貌。
真相:沙盤是一個虛擬的模型,在展示規(guī)劃的同時,亦潛伏著不少變化:在現(xiàn)實中面積比例很小的綠地,在沙盤中的比例會在不知不覺地放大;本來距離挺遠的市政配套,在沙盤里會變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