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購房者來說,房子面積甚至會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今天小編在這里為您講解房子面積的各種概念以及購房簽約時我們需要注意的事項。
住宅的建筑面積是指建筑物外墻外圍所圍成空間的水平面積,如果計算多、高層住宅的建筑面積,則是各層建筑面積之和。建筑面積包含了房屋居住的可用面積、墻體柱體占地面積、樓梯走道面積、其他公攤面積等。
住宅的使用面積,指住宅各層平面中直接供住戶生活使用的凈面積之和。計算住宅使用面積,可以比較直觀地反應住宅的使用狀況,但在住宅買賣中一般不采用使用面積來計算價格。
計算使用面積時有一些特殊規定:躍層式住宅中的戶內樓梯按自然層數的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不包含在結構面積內的煙囪、通風道、管道井均計入使用面積;內墻面裝修厚度計入使用面積。
住宅的公用面積是指住宅樓內為住戶出入方便、正常交往、保障生活所設置的公共走廊、樓梯、電梯間、水箱間等所占面積的總和。開發商在出售商品房時計算的建筑面積存在公共面積的分攤問題。
它是“建筑面積”扣除公共分攤面積后的余額。
套內面積俗稱“地磚面積”。它是在實用面積的基礎上扣除了柱體、墻體等占用空間的建筑物后的一個內容空間的概念。
簽約注意事項
客戶購房進入實質性階段時就要與房地產開發商簽訂商品房銷售合同。作為購房客戶,花巨款買一套房子畢竟是一件大事,在簽字時有些關鍵地方還應多加注意。
第一,在合約書中,應注明與發展商談定的付款方式與位價,是按揭付款還是工程期分期付款。如是分期付款,每期款的繳款時間應明確注明。
第二,發展商付交房屋的日期一定要寫明確,應明確到某年某月某日交屋,而不應用模棱兩可的措詞來表達,因為這里涉及到逾期交房的違約問題。
第三,對于購置房屋的面積要明確注明銷售面積(含分攤的公用面積)是多少、實際使用面積是多少。現在政府規定面積誤差(即當初購買時的面積與終交屋時的實測面積誤差)在±5%以內均屬正常,發展商多退少補。如終面積誤差超過±5%,客戶有權要求退房并追加利息損失。
第四,應提出或煤氣的準確通氣時間。因煤氣公司有規定,必須等到樓宅入住率達70%時才通氣源。因此,雖然煤氣管道已通,但客戶尚有可能用不上煤氣,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所以,在合約上應注明氣源通氣的準確時間或注明如應入住率不夠不能按時通氣時發展商采取的應急辦法。
第五,應在合同中明確提出產權證發放到手中的準確時間。目前由于各方面的因素,產權證發放比較慢,但也應注明一個合適的日期,發展商不能無限期的拖發產權證。
第六,發展商在與客戶簽約時,除簽署正式合同外,為了更清晰地闡述協議內容,往往還會讓客戶再簽署一份補充合同,主要目的在于表明由于某些特定原因造成不能按期交房的免賠責任,以及面積丈量誤差如差異過大在哪些情況下的免賠責任。一般情況下,發展商簽此合同,主要是為了保護自己在一些非人力能控制的情況下造成違約的規避風險的一種方式。但客戶也應多加注意,仔細研讀補充條款,以免落入某些不法商人的文字陷阱。
一般而言,簽約時重要的就是上述幾個問題,但對其他條款也不應忽視,能提前在發展商處拿到影印件的,更應回家仔細研究,一定要做一個明明白白的購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