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樓市新政接二連三,但樓市卻反應不一。這讓很多購房人看不懂、猜不透,更加亂了陣腳。很長時間以來,房價是“亂花漸醉迷人眼”,而老百姓們則是“為房消得人憔悴”。
究竟是現在就買,還是再等一等?在房價這么高的情況下,如何買房?做一個聰明的購房人需要掌握五個基本原則,你值得擁有!
首要原則 現在該不該買房?
明確自身的生活居住需求
目前該不該買房,要首先拋開房價漲跌的心理預期,因為房價回落非一朝一夕,而且從目前趨勢來看,房價有可能是回歸到正常的速度和幅度,但不太可能一落千丈。
關鍵是認清自己現有的住所能否滿足個人與家庭的生活居住需求。首先從家庭成員狀況、日常起居、在家工作-學習、家庭休閑、家庭社交等家居生活的基本層面來確定住房需求,以此為依據來考察現有的住宅在地理位置、交通狀況、房屋面積、戶型格局、房屋質量、物業服務、周邊配套等幾個主要指標上能否滿足。如果現有住房在3個以上的指標上不能滿足需求了,那么您就需要考慮盡快購置一套能符合需求的房子了。
第二原則 該買什么價位的房?
確定自身購房財力,確定價格承受范圍
房價已經處于高位水平,為了不背上過于沉重的貸款壓力,在了解到滿足生活需求的住宅選擇標準后,需要對家庭的財力進行評估,確定出一個可承受的價格范圍。
判斷價格底限,可以用貸款高額度與高年限,來進行出每月還款額,只要月還款額占家庭月收入比的1/3以下即可。判斷價格浮動空間,可以根據住宅指標家庭生活的影響程度分清各項需求指標的主次關系,明確哪些是必須滿足的剛性需求,再確定哪些是可以舍棄的柔性需求。
這樣一來,就可以在有限的財力之下,得到既符合置業期望、又具有充分選擇空間的購房價格定位。
第三原則 該買什么類型的房?
衡量房子的性價比是否優化
衡量住宅性價比是否優化,也就是看與同檔價格住宅相比其居住及附加價值是否高。我們購買一套住宅,買下的并不僅僅是一套房子,還有附屬在房子上的生活環境,包括區域配套、社區環境、房產的價格行情,尤其是對想要購買的住宅區域和小區的價格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第五原則 買房怎么能省錢?
精打細算,采取省息的貸款方式
不管是買新房還是二手房,購房人在貸款這一環節都缺乏專業的指導。開發商或房產中介往往會出于自己的利益,為買房人指定銀行。但在頻頻加息的房貸政策環境下,貸款利息的成本支出越來越高,因此買房人需建立貸款理財意識。對各銀行推出的能夠節省利息的貸款產品以及貸款方式,應高度重視,多做比較,制定出適合自己的貸款方案。
如果有公積金,那盡量在購房時辦理公積金貸款。公積金貸款利率較低、貸款成數較高。現在公積金貸款辦理流程已經簡化,貸款人完全可以自行辦理。另外還有固定貸款利率、等額本金等貸款方式,都可以節省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