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戶比,簡單的說就是單元樓電梯數和每一層住戶數的比例。比如我們所說的兩梯四戶,即這一單元有2個電梯,這一單元每一層有4戶人家。
電梯的配比涉及到公攤面積、得房率以及運營成本。梯戶比高,則公攤高,得房率低,房屋性價比也就大大降低;而且還會涉及到設備的運營成本以及后期維修費用。所以開發商不會主動去加大電梯的配比,相比而言,實際銷售中得房率比梯戶比更能夠吸引剛需客戶。而在改善類大戶型房源中,開發商會比較重視梯戶比帶來的舒適性,多數控制在兩梯兩戶,或者一梯兩戶。梯戶比越高,居住舒適度當然越好。梯戶比越低,這棟樓越擁擠,上班高峰期出行等電梯的時間就會比較長。
關于電梯的配比,相關的建筑規范有明確的規定:十二層及十二層以上的住宅,每棟樓設置電梯不應少于兩臺,其中應設置一臺可容納擔架的電梯。市場中常見的有一梯兩戶,兩梯三戶、四戶,三梯四戶、五戶、六戶等。一個單元,其每一層的戶數越多,則部分戶型就達不到通風采光的要求。比如兩梯四戶的房子,邊戶通透,中間戶也能做到明廚明衛;兩梯五戶甚至六戶的房子,有些戶型會存在暗間的可能。來看看不同的梯戶配比,分別有哪些優缺點。
一梯一戶
即這一個單元只有一個電梯,這一層樓只有一戶人家。這樣的戶型一般面積都比較大,采光通風效果好,私密性佳,居住的舒適度高。缺點就是總價高,公攤面積大。
一梯兩戶
一般多層和小高層,都采用一梯兩戶的設計。可以做到戶戶通透,明廚明衛。居住私密性、舒適度僅次于一梯一戶。
注意:只有一個電梯的房子,如果電梯維修,則業主要面臨爬樓的風險。因此,要留意電梯品牌、物業服務好壞等。
兩梯四戶
兩梯四戶在樓盤設計中比較常見,但兩梯四戶和一梯兩戶,梯戶比雖一樣,但有一定區別。首先是每一層的住戶數不一樣,所以私密性也不同。另外,一梯兩戶的房子可以做到戶戶通透,兩梯四戶的房子,中間的兩戶并不通透。
一梯三戶、一梯四戶、兩梯五戶、兩梯六戶
隨著戶數不斷增加,總會遭遇其中的個別戶型暗衛、暗廚、暗臥的情況發生,采光和通風無法保證,而且戶數增加也意味著住戶人數的增加,私密性舒適性會降低,尤其是增加人們出行時間成本。當然,相應的公攤也會低不少,總體價格上來說也更適合工薪階層居住。
梯戶比主要影響低、戶型通透性,以及出行的時間成本。購房者在實際看房時,還應當注意整棟樓的住戶。12層的房子,兩梯四戶是沒有什么問題;但一些超高層住宅,比如45層的房子,兩梯四戶,就未免有些擁擠了,尤其是在上班高峰期的時候。另外,注意電梯的可載人數、小是否方便擔架的放入等。在看房時,結合自己的經濟能力以及樓層、戶數多寡,選擇合適的梯戶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