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剛需還是改善,購房者都希望能夠挑選到適合自己且有前景的房子。但有些樓盤外表看似“光鮮亮麗”,背后卻隱藏著很多潛在的危險。那么如何準確判斷哪些樓盤不能買呢?
一、看開發商:不良開發商的房屋不能買
經常會有人這樣建議:買房子一定要選大開發商。從現實情況來看,同一地段大開發商的房價也是要比小開發商貴一點的。這是因為大開發商在品牌實力、施工質量、配套設施等方面都更有保障。當然,買大開發商的房子,付出的成本更高,需要量力而為。但無論大開發商還是小開發商都應當選擇正規的、五證齊全的。
而一些不良開發商在開發完房產后,遇到銷售業績不佳,會直接把項目轉讓他人,自己卻抽身走人。這樣的開發商不僅口碑不好,如果房子出現問題,購房者都找不到人,居住生活沒有保證。
二、看媒體報道:“負面”樓盤不要買
爛尾樓應該是購房者很害怕遇到的情況,出現之后購房者往往面臨維權艱難的困境。隨著網絡的日益發達,購房者對于樓盤的信息了解的途徑也逐漸增多,因此購房者可以透過網絡或媒體的報道提前獲取房屋各類信息。對于一些負面新聞很多的樓盤,購房者應該精挑細選,謹慎購買。而對于有漏水、外墻脫落、墻體開裂等質量問題的房屋,購房者也不要購買,以免影響生活。
三、看土地前身:有問題的房屋不要買
什么是土地前身不好呢?常見的“不好的土地前身”主要是指化工廠和墳場。由于化工廠污染極大,遺留下的土壤含磷、硫和硫化鈉污泥,對居住者的身體健康是不利的。土地前身為墳場主要影響購房者的心理,這就看購房者的心態。
四、看樓盤環境:治安不好的房屋不要買
樓盤的治安情況不穩會對居住者的人身安全造成隱患。而如何看治安環境呢?主要看周邊是否有破破爛爛的民房、色情場所、垃圾堆、停滿黑車等等。
五、看污染情況:臨近污染源的房子不要買
噪音、灰塵、尾氣污染等一系列問題會嚴重影響到居住者的日常起居。因此在選房時,要注意觀察樓盤附近是否有污染源。
一般而言如樓盤距離高架橋、廠房、軌道交通過近會產生受污染嚴重。高架橋旁邊的房屋和距離軌道交通過近的房屋存在噪音、灰塵、尾氣污染等一系列問題。廠房附近房屋不僅污染嚴重,而且存在安全隱患。
當然,購房者要想知道自己該不該買某套房子,除了關注上述五個方面的外部因素,還應綜合考慮小區地段、配套、綠化、物業、戶型等因素來幫助自己做出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