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中介買房需要我們警惕哪些陷阱?如何避免中介糾紛?這應該是很多購房者關心的問題,下面小編來為大家做相關介紹。
中介陷阱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情況:
(一)中介機構無證經營。這種機構大多無固定場所,發(fā)生問題就轉移,使消費者無法投訴,所以消費者應首先看有無房地產中介服務資質證書。
(二)既收傭金又吃差價。購房人與中介簽訂委托代理購房合同,中介以低于與委托人談妥的價位購買房屋,從中收取其中不為雙方知曉的差價。
(三)中介機構與業(yè)主串通一氣使交易泡湯。為了吸引買家或承租者,有些中介機構與業(yè)主串通一氣,騙買主或承租者上鉤,等買主或承租者看了房交了傭金甚至定金后,就編造種種理由致使交易不成。
(四)阻止購房人仔細查看房屋質量。中介為了促成交易,賺取傭金,往往引領買方走馬觀花地查看房屋,買方不知就里,倉促成交,等到問題發(fā)現之時,中介也會以種種理由推脫責任。
(五)隱瞞出售背景和規(guī)劃前景。所謂出售背景,比如該房屋是否將來要拆遷。中介方為了促成交易,進行隱瞞將會損害買方的利益,建議買方在購買之前,要仔細考察上述問題。
如何避免中介買房糾紛
(一)首先,核實買賣雙方身份。
進行交易前,一定要核實業(yè)主其房地產證、房屋權證、國有土地使用證或預售契約等房屋權屬證明以及身份證、戶口簿等。
(二)其次,要選擇合法的、信譽度高的中介公司。
(三)后,簽署合同時,看清合同條款。
簽署購房或者售房合同時,必須要求買方、賣方及中介公司三方同時簽約,并且謹慎、認真地審查合同上條款的內容,尤其是一些涉及費用分擔、繳(收)房款及房屋交付使用日期、違約責任等方面條款。除此以外,好把中介傭金也一并寫進購(售)房合同。相關的合同、票據原件都必須妥善保管,一旦發(fā)生任何消費爭議,亦可及時向有關部門投訴。
房產中介作為買賣雙方或者租售雙方的一個平臺機構,有著自身的運行規(guī)則。房產中介的具體事務就是幫賣房人登記房源信息、宣傳發(fā)布并且保證房源真實有效;幫買房人尋找推薦合適、理想房源,并帶領買房人實地看房。房產中介的發(fā)展現狀還存在一定的混亂,需要各方努力去規(guī)范和監(jiān)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