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是人生大事,畢竟一下子拿出幾十上百萬資金,可能是一個人乃至一個家庭的重大投資之一了。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大中小城市高層林立、鱗次櫛比,各樓盤定位廣告語五花八門。
隨著房價走勢漸漸平靜,許多人都有了自己的購房打算,也相中了許多意向的樓盤。很多購房者確定了購房意向的地段、小區后,卻在樓層選擇上犯了難。現在的樓盤是越建越高了,一棟32層的高樓,為啥每一層價格都不一樣?是不是價格越高的樓層就越好?價格低的樓層一定有“坑”?買房應該怎樣選樓層才好呢?
大家都知道的是,大體上樓層越高就越貴。那么是不是樓層越高就越好,答案是不絕對的。的確,樓層越高視野越好,采光也會更佳,但同時,低樓層適合有老人小孩的家庭。萬一趕上電梯停電等突發狀況,方便老人孩子上下樓。中間樓層呢,是個兼顧上下的區域,既不用擔心電梯停電、停水等問題造成的不便,也可以獲得較佳的視野,中間層區域,對恐高人群十分友好。
高層樓,各樓層有什么優缺點?
1-4樓,價格低,出行方便,沒有電梯停電方面的后顧之憂。遇到一些突發事件時,成功離開的概率非常大。夏天通風好,溫度比高層低一些,體感上更加適宜,而且水壓充足。部分項目購買一樓會贈送一個小花園,以促進成交。缺點是潮濕、私密性弱、安全性弱,最容易發生偷盜事件。光照差、灰塵大、蚊蟲多,噪音也相對來說比較大。
5-7樓:視野一般,適合有老人孩子的家庭。同樣,光照一般,視野不會特別開闊,安全性相對較弱,容易發生偷盜事件。優點是樓層低,方便上下樓,適合有老人孩子的家庭。貼近綠化,噪音被過濾,空氣質量較好。
8-10樓:樓層不高不矮,價格適中,不用擔心蚊蟲問題和潮濕問題,如果電梯出故障,爬樓的話問題也不大。雖然有風景可以看到,但視野不是最佳。總的來說,是個比較中庸的樓層區間。
10-12樓:這個區間的樓層,視野較為開闊,風景不錯,樓層高度適合居住,但從揚灰層的角度來考慮的話,空氣質量不佳。
13-23樓:這個區間,往往是價格最高的樓層,也是許多人眼里的最佳樓層。視野開闊,日照時間長,采光不錯,噪聲影響小。缺點是因為高層,會有電梯停電或供水的隱患,造成出行不便,對三代同堂的家庭來說,樓層太高不適合。
24-30樓:登高望遠,手可摘星辰。景觀無遮擋,夜景漂亮,私密性強,氛圍寧靜。風大、涼爽,無蚊蟲侵擾。但因為樓層太高,不適合心臟病、慢性支氣管炎等患者居住。另外,如果窗戶的隔音不好,可能會有一些風聲噪聲問題。
31-33樓:次頂層有一些問題不可避免,比如樓層過高,氣壓不足時供氣供水少,遇到一些突發狀況,比如停電、火災時,不能搭乘電梯,只能爬樓。部分頂層,還存在漏水和頂曬問題。但因為是最高層,同樣,風景是最佳的,視野開闊景觀最好,私密性也最強。很多樓盤頂層價格最低,而且會送陽臺或閣樓,有更多活動空間。
其實,樓層不是越高越好,需要多方面考慮和選擇。沒有絕對的完美樓層,也沒有絕對的欠佳樓層,每個區間的選擇,都會伴隨著不同的優缺點、所以,具體情況具體選擇,沒有統一的完美標準,適合自己的樓層才是好樓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