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日我國華北大部又爆發(fā)霧霾,人們一邊望“霾”興嘆,一邊相互提醒著加強防護。然而我們可以減少戶外活動,卻不得不面對室內(nèi)環(huán)境依然不容樂觀的情況。如何讓自家的房屋成為抵擋霧霾的一層保護傘?我們可以從樓層、方位、小區(qū)等方面具體分析。
樓層的高度對霧霾影響甚微
說到躲避霧霾很多人首先會想到樓層,之前也有媒體曬出霧霾的航拍圖,似乎污染物在一定高度以上就會減少,對此大家認為樓層越高空氣中有害物質(zhì)的含量就會相應減少。事實上,雖然近地面空氣中的污染物濃度的確會隨居住樓層升高而降低,但是在遭遇霧霾時,城市好比被罩上了一個鍋蓋,有害污染物的垂直覆蓋高度,可從地面一直延伸到空中,所以要想通過住得高徹底避開霧霾,要避開空氣運動激烈的對流層,得住到10千米至52千米的平流層,而這至少需要房子蓋到3000層以上了。顯然,通過買高層避霾可行性不高,自然對于各個樓層環(huán)境更好的爭論也就沒有意義。
選擇城市上風向區(qū)域
雖然樓層對霧霾濃度的影響不大,但同一城市中不同區(qū)域的房屋受霧霾影響卻有明顯輕重之分。霾是懸浮于空氣中的固體小顆粒,包括灰塵、硫酸、硝酸等各種化合物,由于其物理特性,散射波長較長的光比較多,黃色,橙灰色。太陽出來后也不會散去,目前只能等風將其吹走;所以若選擇位于上風上水處的房子,不僅通風相對較好,且受污染空氣的侵襲較下風向的房子要少很多。
避開臨街樓棟
PM2.5的形成與汽車尾氣等污染物的排放密不可分,城市空氣的污染主要就是以機動車尾氣、餐飲業(yè)油煙、可吸入灰塵顆粒為主,空氣中飽含甲醛、一氧化碳、氮等有害物質(zhì),其中尤以油煙為甚。因此建議買房者盡量選擇遠離主干道的房源,以及底層有餐館酒樓的住宅,由于目前很多餐館都未安裝煙囪或油煙處理設施,油煙直接散排,樓上的居民特別是二、三樓居民有的根本無法打開窗戶,滿屋子都是一股油煙味道,有的居民家中的家具和家電表層就是一層油膩,所以在買房時這方面的考察也不容忽視。
選擇綠化率較高的小區(qū)
綠化率,也可稱為綠地率,一般指項目規(guī)劃建設用地范圍內(nèi)的綠化面積與規(guī)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買房的時候一定要重視小區(qū)的綠化,做的較好的小區(qū)綠化會形成天然的保護屏障,抵擋住霧霾的侵襲。
雖然這些周邊環(huán)境對于覆蓋全城的霧霾來說影響甚微,但對于大環(huán)境難以把控,買房者起碼還可以選擇小環(huán)境。綠色植物是非常有效的。由于植物表面含有一層吸附性黏液,這種黏液對于微小的顆粒有較強的吸附功能,同時,植物在光合作用下,其生長過程中也可以吸附少量PM2.5。
然而,以上種種所能做的只是在大環(huán)境的基礎上少量降低危害,大家還是要盡量減少外出,使用質(zhì)量合格的空氣凈化設備,同時安裝密閉性更高的窗戶,緊閉門窗,較大限度保護自己和家人健康。
來源:購房網(wǎng) 2025-04-28
來源:購房網(wǎng) 2025-04-28
來源:購房網(wǎng)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