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都市,人們在工業園區、住宅小區、街道中穿梭。一提到綠化率,相信大部分都不是很清楚,而數字會比形容詞更加宏觀而遙遠。每一個人都渴望擁有好的居住環境,那么工業園區和住宅小區的綠化標準到底是什么,我們怎么才能分辨周邊環境是否達標?
項目規劃的建設用地范圍內綠化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的比比是綠化率。對購房者而言,綠化為好,但其實上綠化率影響并不大,超級多的小區綠化率都能高達70%以上。 而綠地率的影響似乎更大,一般的話綠地率若能達到30%以上就是可以說是很好的小區環境了。
住宅小區的綠化率算法:
1.綠地率=綠化面積/小區規劃面積(綠化面積可分成實土綠化與覆土綠化)
2.新建居住區、居住小區的綠化用地面積需根據居住區人均不低于2平方米、居住小區的人均不低于1平方米的標準建設集中綠地;休息的活動園地,舊居住區改造,綠化面積不要低過總用地面積的25 %;
3.覆土的高度大于1.5米時綠地面積為覆土面積的50%;大于3米時,綠地面積為覆土面積的100%;小于1.5米時,不算成綠地面積。空中花園是不算綠地率的。
4.實土綠化的面積應占小區全部綠化的50%以上。覆土的面積應占小區全部綠化的50%以下。
5.住宅小區中人均集中綠地面積指標:集中綠地面積不小于400平方米,也就是不能低于總面積的70%。
6.建筑高度在18米以下時,計算屋頂綠化的面積時,綠化面積的計算值為總面積的20%
在現代的這個大都市里面。人們穿梭在街道小區。可能對綠化率這個概念是比較模糊的。更多的人是一頭霧水。這個住宅小區綠化率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的健康和環保。所以我們期待更好的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