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向銀行提出貸款申請。提交身份證件(指居民身份證、戶口本和其他有效居留證件)原件及復印件。外地人士還需提供配偶的有效證件及復印件,借款人與配偶不屬同一戶口簿的還要求提供婚姻證明以及房價30%外地人士40%或以上自籌資金的存款,以及具有償還貸款能力的工作單位出具的經濟收入證明等等。
2.確定貸款方式額度與期限。如果是本市居民,貸款最高額度為房價的70%,貸款期限最長20年。外地人士,貸款最高額度為房價的60%,且不超過30萬元,貸款期限最長為10年。當然這是地方性政策,而公積金貸款和商業貸款在貸款年限上還有不同的要求。
3.貸款銀行審查。貸款銀行對借款人所提供的材料和證明進行審查,主要審查借款人是否屬于借款對象,是否符合貸款條件,是否有足夠償還貸款本息的能力,然后確定實際貸款額度,并通知借款人承諾貸款,然后就可以簽訂合同了。
4.辦理住房抵押合同公證,簽訂合同以后就要到當地公證處辦理住房抵押合同公證,公證費由貸款銀行負擔。然后持公證處公證后的住房抵押合同,到所購房屋所在區、縣房地產登記部門辦理房地產抵押登記,辦理所購房屋的保險手續,等待放款就可以了。
1、不滿足房貸要求
按照銀行的規定,申請房貸的客戶必須要有穩定的工作,具有按時足額償還貸款本息的能力;擁有良好的信用記錄;有一定比例的首付款;能提供購房合同/協議;同意將所購房產作抵押;必須年滿十八歲,且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如果購房者的戶口不在擬購房地,還需提供在當地繳存社保滿一定期限的證明。如果借款人有一條不符合要求,都有可能被拒貸。
2、個人負債太高
如果想順利貸款,貸款人的月供最好不要超過家庭月收入的50%。如果超過的話,即使能獲貸,貸款額度也不高。因為負債過高,銀行會認為你的還款能力較弱。
3、個人信用資質較差者
在符合貸款條件的借款人中遭到銀行“拒簽”最多情況的就是個人信用資質較差者。在央行的個人征信數據庫日趨完善之后,全國范圍內任何一家銀行都能隨時查閱到借款人的個人資料,名下是否有房貸、車貸、消費貸款、還款記錄等,甚至連借款人工作單位、聯系方式、身份證件等也都是一覽無疑。銀行根據征信數據庫里的借款人信息,來判定其是否符合申請貸款的資格。
4、有未結清的擔保、聯保貸款
還有些人給親戚朋友做擔保人,這一行為也會記錄在個人征信中。如果對方貸款未結清,或者欠貸不還,也會影響到你貸款買房。
5、貸款材料不完整或不真實
如果提交虛假資料,你就很可能被列入銀行黑名單。這個萬萬不可取。成功獲貸的硬性條件是借款人提供的資料必須是完整的。
6、貸款人的年齡不符合規定
除了限制未成年人的貸款資格外,歲數較大的超齡人群也是不能夠貸款的。銀行按揭貸款人的年齡和貸款的年限相加不能大于60歲。商業貸款沒有這個規定。
7、所購房屋不符合貸款要求
按照相關規定,未滿五年的經適房、小產權房等沒有房產證、國有土地證的房子均不能申請貸款。另外,房齡過大的房子也不能申請按揭貸款。所以,借款人買房時一定要了解清楚自己所購房屋是否符合銀行的貸款要求,避免產生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