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貸款買房的過程中,月供占家庭收入比例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話題。是在近期貸款利率收緊的大環境下,打算購房的朋友們不得不仔細斟酌貸款額度和月供比例,不能因為買房讓自己的生活水平直接變成了“假小康”。
按照目前主流的標準,月供的上限是家庭收入的50%,假如月供是1萬元,你的家庭月收入必須超過2萬元。在這個標準之下,購房者仍然需要根據自身狀況適時調整月供占比。
假如你是單身,此時買房且幾年后不打算結婚生子,那么可以考慮月供占收入水平的50%。
之所以這樣考慮,是基于以下判斷:
1、單身群體,支出相對容易估算。
作為單身人士,你的收入和支出完全取決于自身,可控性強,月供較高,適當壓縮一些其他支出也并不難。
2、年輕,預期收入增長空間比較高
單身人士一般處于事業上升期,預期收入增長空間比較高,貸款買房時月供占收入的比例是50%,但也許兩三年后,這一比例就可能降至30%或者更低,很多購房者買房后的一兩年內收入都有一定比例的增長——壓力轉化為動力。
假如你買的是婚房,那么買房時就應該將月供比例控制在30%左右的舒適水平。主要考慮以下幾點:
1、預期支出增多,需要預留彈性空間
對于買婚房的人來說,結婚生子都是大額支出。這些支出難以精確估算,在這種情況下買房就需要給這些未確定的支出留出一部分彈性空間。
2、心理壓力
我們經常有這樣的判斷:買房時應該盡可能多貸銀行的錢,用盡可能少的錢買到房子,杠杠嘛。
但對于部分群體來說,比如結婚人群,“合理的貸款”卻更為合適。每個人在負債后的表現是不盡相同的,有的人借錢越多越開心,有的人則想著盡可能提前還款,這背后都是心理壓力和理性判斷的差異。
心理壓力極端的表現是“只能全款買房,因為無債一身輕”。當然現在的人買房幾乎沒有不貸款的,房子太貴了嘛。但即便如此,你也應該將貸款控制在讓你覺得比較舒適的水平,以至于讓自己在支出增加之時,不會不知所措。
不同類型的購房者,對月供有不同的訴求,有些人喜歡通過低首付高月供來買房,然后享受房屋的樂趣,還有些人不希望高月供影響自己的生活水平,買房是為了生活更好而不是壓力更大。這需要各位在買房時就月供水平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