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攤面積這個概念大部分人都是知道一些的,通俗的講就是我們居住的時候需要公共的部分,需要業主們均攤的。電梯樓的公攤面積一般都會相對較大一些。多層的公攤面積就會稍微小一些,但是每個開發商對于公攤都是不一樣的。房屋公攤面積比例還是重要的。公攤面積小,使用面積就更大一些,居住也更舒適一些的。
電梯樓的公攤面積
房屋公攤面積是指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的簡稱,它與套內建筑面積之和構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積。依據的《房產測量規范》規定了:小區的公攤的面積包括了大堂、公共門廳、走廊、過道、電(樓)梯前廳、樓梯間、電梯井、電梯機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等。
一般情況下,住宅類的商品房的公攤面積大致要在10%-25%左右;多層的住宅的公攤的面積約10%-15%;小高層的住宅的一般在20%以內是比較合理的水平;而30層以上的住宅因為電梯數量的增多,公攤通常都在25%左右。而等高級住宅因為大廈內的公用面積偏多。
根據建筑工藝和一般的配套要求,高層建筑、多層建筑有著不同的公共面積分攤系數,且大致在某個具體范圍內浮動。一般來說,高層里塔樓的分攤系數在0.18~0.26之間,而高層板樓的分攤系數則在0.14~0.16之間,多層建筑的分攤系數在0.11~0.16之間。
房屋公攤面積比例
1、普通多層住宅樓,在沒有地下設備用房、沒有底層商鋪、底層架空的情況下,公攤系數約在10%-15%之間;
2、帶電梯的小高層住宅,公攤系數約在15%-20%之間;高層住宅相對更高一些,約在20%-25%左右。
3、房屋的公攤面積=房屋的總建筑面積(公用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之和)
4、公用建筑面積分攤系數=公用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之和。住宅樓的商品房的分攤系數是0.1左右;高層住宅樓的商品房的分攤系數是0.2左右;一般不超過0.3。
在這里還是要提醒大家,一些開發商可能會說零公攤這樣的概念,通過送露臺等方式,抵公攤面積。但是這樣的概念是不合理的。買房子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注意公攤的問題,電梯樓的公攤面積要明確。房屋公攤面積比例也要問明白講清楚。入住以后,公攤面積的大小,直接影響了居住的舒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