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買房時,需要關注的就是房子的公攤面積,這直接關系我們終房子的使用面積。那么房子的公攤面積到底是怎么計算的呢?
一、公攤面積的區分
現在,我國對公攤面積的區分還沒有相關的法律約定,建設部規章、地方政府部門文件作出原則性的規定。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房產測量規范》開始實施。依據規定,可分攤的公用建筑空間如下所示:
1、大堂、公共門廳、走廊、過道、電(樓)梯前廳、樓梯間、電梯井、電梯機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交(配)電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物業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為該建筑服務的專用設備用房。
2、每套房屋與公用建筑空間之間存在的分隔墻及外墻,公攤面積是墻體面積的1/2。
不能計入公攤面積的公用建筑空間如下所示:
1、倉庫、機動車庫、非機動車庫、車道等,地下室(人防工程)、獨立空間(具備使用功能)。
2、售房單位自營、自用的房屋。
3、警衛室(為多幢房屋服務)、管理用房(包括物業管理)。
需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為整體建筑面積扣除整幢建筑物各套套內建筑面積之和,并扣除獨立使用地下室、車棚、車庫、警衛室(為多幢房屋服務)、管理用房、人防工程等建筑面積。
二、公攤面積怎么算?
住宅樓公攤系數,可以作為公攤面積計算的參考數值。
住宅樓公攤系數=需要公攤的共有建筑面積總和除以參加公攤的各單元的建筑面積總和。
用各單元參加公攤的建筑面積乘以分攤系數,就可以得出各套房屋的公攤面積。
其中,需要公攤的面積要由產權部門測繪隊實地測量。
一般來說,高層樓房的公攤面積要大于多層的。高層公攤系數一般在0.18-0.26之間,而多層的公攤系數則在0.11-0.16之間。不過,每個樓盤,甚至一個樓盤各幢房子的情況都不一樣,因此房屋的公攤面積要實地測量,要根據房屋的使用功能和相關配套情況來定,沒有確定的范圍。
三、總結
住房公攤面積,對于我們居住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同一面積的房子,可能因為公攤面積不同,實際使用面積相差很大,因此房子的公攤面積計算方式要掌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