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我們買賣的還是居住的社會保障性的住房,房子都是有一定的使用壽命的,所要面臨的問題就是進行老舊了需要進行一定的拆遷,那么公租房拆遷補償什么標準?在進行公租房拆遷的時候公租房拆遷安置辦法有些哪些,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由小編給您簡單的介紹一下:
第一、公租房拆遷補償什么標準?
一般原則是賠給產權人,國企單位破產了,產權應歸當地國資委,涉及房子權的補償就該歸它,但是國資委也應安排這些租戶的新住處。但是現在進行的公租房的補償一般實行的是下面的這些標準:
1、公租房按私有產權房的90%補償。
2、被拆遷人若為無房戶且面積小于43平方的一律享受低43平方米的安置房,即在43平方米范圍內多出原居住面積的免費得到。
3、在其他地方有商品房的仍可以得到貨幣補償或安置房,安置面積以貨幣補償數額確定。
4、若是父母的名下的公租房,其兒子在別處有商品房不影響父母享受以上優惠政策。
第二、公租房拆遷安置辦法:
《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第十三條規定,拆遷租賃房屋的,拆遷人應當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也就是說拆遷公有租賃房屋的,拆遷人要和房屋的承租人簽訂補償安置協議,該房屋內的其他居住人,雖然也享有被拆遷房屋的補償安置利益,但無權和拆遷人簽訂補償安置協議。
現實生活中,因公有租賃房屋拆遷產生的糾紛很多,但大多都是因為享有簽約權利的承租人對被拆遷房屋獲得的補償后,私自處分或欲占為己有而引起的。
公有房屋的租賃權其實是居住權利的體現,其可以轉化為財產權利。享有對該房屋居住權利的人員,對因該房屋引起的財產權利,均享有一定份額。那種認為承租人就是房屋唯一權利人的觀點是錯誤的,是對物權的誤解。
以上就是關于公租房拆遷補償標準的和公租房拆遷安置辦法的相關額度介紹,一般公租房拆遷的時候計算公式:貨幣補償金額=(市場單價+價格補貼X被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積,所以也可以自己根據公式自己計算一下需要得到的經濟補償,希望上面的介紹對您更好的認識公租房的拆遷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