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城市規劃道路建設及修建其他公共設施時,需要對修建規劃內的房屋進行拆除,原來住房里的居民就需要安置,于是就出現了安置房。其中,有一些是城中村改造房。
對于城中村改造房大家都不是太了解,城中村的房子是哪種性質?城中村的房子敢買嗎?
城中村的房子是哪種性質?
城中村是當前我國城市中普遍存在的社會、經濟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城市的良性發展,也不利于全社會的穩定與和諧。所以,要對城中村進行改造,于是就出現了城中村改造房。
城中村改造房是用于安置村民(居民)的住宅建設,所用土地一般是通過劃撥方式取得,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樓盤開發成本,銷售價格較低。城中村的土地,除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村民生產、生活使用外,有一部分被進行房地產開發,開發出的房屋可進入市場銷售。
城中村改建房和拆遷安置房不一樣,手續合法的城中村改造房和商品房沒有任何區別,可以公開對外銷售,但拆遷安置房的購買對象是有限制的。
城中村改造房與小產權房的區別?
實際中不少小產權房的主要表現為,違規操作的城中村改造房和新農村建設房。這類房屋如果要上市銷售,需要取得房管部門核發的房產證。從法律上說,小產權房不是商品房,是不能買賣的,這類房屋所謂的“產權證”是不具有商品房產權證的法律效力。
城中村的房子敢買嗎?
如果所指的城中村項目取得五證,具有合法銷售資格,是可以考慮購買的。城中村改造的房屋如果在具備合法手續,能夠上市的情況下,與普通的商品房是沒有太大的區別。
城中村改造的房屋在交納土地出讓金,具備合法手續能夠上市的情況下,與普通的商品房是沒有實質區別的。但是目前市場上開發的城中村項目大多數都手續不全,因此對于購房者來說需要慎重考慮。
如果遇到國家征地拆遷或者村委改造等,由于沒有國家認可的合法產權,購房人實際只擁有房屋的使用權,所以其拆遷補償能否得到或者得到多少都將是一個未知數。一般如果產權尚未明確,可能會由拆遷單位先提出補償安置方案,報主管部門批準后實施拆遷。
以上就是關于城中村房子的性質,是否可以買這一問題的全部內容,在國有土地上建設的房屋才可以辦理房產證。如果是城中村改造的房子是在農村集體土地上建造的,原則上不允許集體以外的人購買的,而且也不受法律的保護,這就是所謂的小產權。將來是拿不到房本的,還是要慎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