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時追逐大力度優惠是大多數人的心理,尤其在買房時,一個小數點的優惠就意味著節省幾萬元開支。但開發商廣告中的“特價房”真的那么物美價廉嗎?其實貨真價實的特價房不是沒有,但的確很少,相當一部分特價房仔細想來都給人一種被糊弄的感覺,想要實實在在的“占”,還需修煉一副“火眼金睛”才行。
特價影響居住體驗
通常購房者對特價房的理解是:在同等的房屋條件下,為了達到促銷的目的而拿出來特賣的房子。但是很多時候,開發商的特價房概念和購房者是不一樣的,實際市場上常見的兩種特價房:一種是整棟樓一個售價的,這種情況符合商家的促銷手段,確實是貨真價實的優惠;而另一種則是采光和樓層不好的,采光和樓層不好的房子是銷售難度大的,通常這種戶型即使到了尾盤階段也難以銷售。
贈送面積得實惠?
開發商經常會打出贈送面積的廣告語,那些承諾給你的面積真能享受到嗎?很多時候開發商所贈送的面積,其實早已經算入到總房款之中了,只不過購房者不清楚罷了,甚至有些時候開發商贈送的面積就是飄窗和天井。日前曾有某地在售樓盤,承諾客戶買房就送面積,其實所贈送的面積就是樓體的天井。開發商承諾樓體驗收之后,再統一幫購房者修改墻體,將天井部分納入到房屋整體使用面積中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面積贈送也是不合法的,無法寫入到購房合同和《房地產證》當中,即便開發商承諾贈送一部分使用面積,但是如果交房時開發商沒有兌現承諾,購房者也沒有辦法進行維權。日后購房者如果要將房產抵押和出售,贈送的面積是無法進行評估的,的交易均以購房合同或者房產證作準。
折扣中的數字游戲
買過房的消費者都體驗開發商給出的“燒腦”的折扣名目:持VIP卡9.9折、銀行按揭9.9折、開盤當天認購9.8折、按時簽約9.9折……五花八門的折扣,已經夠令人頭疼了,而有的樓盤還要外加“交5000元抵3萬”、“交2萬元抵5萬”甚至“日進百金”等其它優惠。這些復雜數字的背后究竟藏著什么門道?為何不化繁就簡,直截了當地給出終折扣呢?其實越是復雜的說法越容易把購房者攪暈,開發商便是利用消費者討價還價的心理,造成“折扣越多實惠越大”的錯覺。在目前的房地產市場,高標價大折扣的現象十分普遍,在各個樓盤的售房部,都擺放著一塊房源信息展板,并明確標示出每套房子的售價。這樣一來,不能像以前那樣想隨時就漲。雖然價格的頂點受到限制,但打折總可以吧。于是,開發商將公示出的價格盡可能地標高,市場不好時加大折扣和優惠力度,市場好了則收回折扣變相調價,從而做到收放自如,靈活應變。
來源:購房網 2025-04-28
來源:購房網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