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還款固定數不同:
等額本金還款:每月償還的本金是固定的,另外加上應償還的利息。
等額本息還款:每月還款額是固定的,已經包含了每月應償還的利息及本金。
2、適合對象不同:
等額本金:適合于有計劃提前還貸。
等額本息:適合按實際還貸的。
3、還貸方法不同:
等額本金:本金保持相同,利息逐月遞減,月還款數遞減。這種還款方式相對等額本息而言,總利息支出更低些,但是前期支付的本金和利息較多,還款負擔逐月遞減。
等額本息:本金逐月遞增,利息逐月遞減,月還款數不變。等額本息又稱為定期付息,即借款人每月按相等的金額償還貸款本息,其中每月貸款利息按月初剩余貸款本金計算并逐月結清。
4、計算公式不同:
等額本息還款法:每月還款額=貸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還款月數]÷{[(1+月利率)^還款月數]-1}。
等額本金還款法:每季還款額=貸款本金÷貸款期季數+(本金-已歸還本金累計額)×季利率。
其實等額本息與等額本金哪種劃算確實沒有明確的分界點,這也是大家在爭議的最大問題,因為等額本息和等額本金各有各的利弊之處,要根據每個貸款人的具體情況做出相對應的還款方式。
如果等額本息和等額本金在同等利率,同等貸款期限情況之下等額本金比等額本息劃算;因為等額本金貸款利息肯定比等額本息支付的利息少,等額本金隨著還款金額越來越少,利息也是隨著越來越少!而等額本息不同,等額本息的利息已經是固定死的,只是把利息平攤到每個月;而等額本金利隨本少而減少,這就是等額本金的優勢,所以從利息角度出發的話肯定是等額本息劃算。
假如又從貸款人前期還款壓力的情況之下分析,等額本息每個月還款是固定不變的,把本息平攤下去肯定月供壓力沒有這么大。而等額本金卻不同,等額本金每個月還款都是本金高利高,前期每月還款金額大,但隨著本少利少后期還款輕松;所以如果要從前期月供壓力方面的角度分析的話肯定是等額本金還款方式比較劃算的。
再有就是如果貸款人經濟允許,有提前還款意向的人,這種貸款人其實選擇哪種都是合適的,真正總體算下來并相差不大,各有優勢。所以如果有提前還款的貸款人不管選擇哪種還款方式都是劃算的,優勢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