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相信一般家庭都是住上了樓房,但是住樓房的一大困擾就是:房子隔音效果太差,當今"隔音效果"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隔音不好顯然會影響到我們每天的日常起居,甚至成為一種噪音污染影響我們的身心,那么是什么造成了隔音效果差,而我們又該如何改善呢?
隔音影響生活孩子在家跑,樓下上來找
白先生家的房子是2005年交房的多層住宅。兒子今年3歲,經常光著腳在家里跑來跑去,有時在客廳或臥室地板上高興地邊跳邊跑。“這一跳不要緊,引來樓下的上來找,說動靜太大影響他們。”白先生說,解釋道歉是經常的事,但孩子好動,她也沒辦法。她理解樓下鄰居的苦惱,晚上她也經常被樓上走路的聲音吵醒———樓板隔音效果差,為了少影響他人,在家里也只能小心翼翼。
樓上瓶子倒,聲音特清晰
李女士家的房子是建于2007年前后的多層住宅,她也覺得房子的隔音效果太差。“如果樓上的酒瓶子倒地,在我家聽得特別清晰。”李女士說,“如果上面家里來了穿高跟鞋的客人,那走路的聲音就太刺耳。”
住宅隔音差主要體現在兩個部位:一是與左右鄰相關的分戶墻,二是與上下鄰居相關的分戶層間樓板。
隔壁的悄悄話能聽見(這可是大事)
章先生2010年前后在中心城區買了一套高層住宅。他說,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在臥室里能聽見隔壁的電視聲,有時也能聽見隔壁臥室的說話聲。章先生擔心:他和老婆在臥室里的悄悄話隔壁是不是也能聽得到?
怎么鑒定一個房子的隔音效果好壞?
1)墻體結構、用磚情況、墻體厚度更重要
買房子怎么檢查隔音效果?墻體越厚,隔音效果越好,如果墻體厚度不夠,樓上沖廁所,掉筷子,隔壁小孩子的哭鬧聲都能聽得一清二楚。目前,住宅的墻體厚度有以下標準: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三七墻、二四墻。
現行墻體厚度用磚長作為確定依據,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半磚墻:圖紙標注為120mm,實際厚度為115mm;
一磚墻:圖紙標注為240mm,實際厚度為240mm;
一磚半墻:圖紙標注為370mm,實際厚度為365mm;
二磚墻:圖紙標注為490mm,實際厚度為490mm;
3/4磚墻:圖紙標注為180mm,實際厚度為180mm。
鋼筋混凝土板墻用作承重墻時,其厚度為160mm或180mm;用作隔斷墻時,其厚度為50mm。加氣混凝土墻體用于外圍護墻時常用200mm~250mm,用于隔斷墻時,常取100mm~150mm。
2)臨街的房子需謹慎
馬路交通噪聲此起彼伏,長期生活在噪聲的環境中很容易抓狂,更嚴重的會神經衰弱。
3)小區綠化帶要留意
綠化帶是天然降噪屏障,查看小區附近是否存在綠化帶,綠化帶在樓群間分步是否合理。
4)高層房子需謹慎
很多人買房都喜歡高樓,原因是覺得樓層越高看到的景觀會越好。然而,樓層越高,價錢越高,視野好,但是要考慮風也越大,而且噪音也越大。
隔音差的補救措施有哪些?
1)墻面處理
可采用一些墻面處理手段來達到隔音效果,比如現在有一些房子采用輕質磚做墻,這些材料密封性較差,如果所處公路邊噪音影響很大的話,可以在靠馬路的墻上做一道輕鋼加紙面石膏板,內部是吸音棉的夾層,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隔音的問題。
新房剛入住 小心隔墻有耳
2)嚴封窗戶
對付噪音的好辦法就是窗戶要嚴封,不管是單層窗還是雙層窗,密封是主要的。相對而言,鋁合金窗的密封性要比塑鋼窗差。
新房剛入住 小心隔墻有耳
3)裝修慎用木制"背景墻"
慎做電視背景墻,特別是用薄木板包墻的那種。"薄木板一抖,它所附著的墻就跟著抖,噪音就傳出去了。"樓板防噪弱,如果居民家鋪地板,則噪音會被吸收部分;如鋪的是光滑的地磚,"樓下聽到你說話的聲音的幾率可就更高了。
4)吊頂隔音處理
在裝吊頂時可以進行隔音處理,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樓上傳來的撞擊聲。
5)增加隔音門窗
對于防止室外噪聲,可以加裝隔音窗、隔音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