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二手房與買新房不同,二手房的交易流程復雜,需要注意的事項也多。那么,初次買二手房的小白們,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來看看下面這樣:
一、房屋是否能上市交易
有房產證、土地證,并且貸款已經結清了,才可以上市交易。另外,下面的這些限制性的條件,買房人也要注意:
① 如果房屋為多人共有,則須賣房人提供全部共有人的身份證件及同意出賣房屋的書面文件。
②如果房屋已出租,則須賣房人提供承租人同意出售的書面意見。
③如果房屋已被抵押,則須賣房人提供抵押權人同意房屋出售的書面文件。
④如購買公房,須了解所購公房是成本價還是標準價,標準價購買的公房在出讓時須按成本價補足費用。由于公房原單位對公房一般都保留優先購買權,因此,應要求賣房人提供單位放棄優先購買權的書面意見;另外,軍隊、醫院的公房,由于其特殊性,在沒有取得單位同意的情況下,一律不得出售。
⑤如果所購房屋是已購公房或經濟適用房,還須賣房人提供政府部門對其上市交易的批準書。
⑥已列入拆遷公告范圍的房屋或被國家征用的房屋;被法院或相關的機關依法查封的房屋;屬違法或違章建筑的房屋;存在產權爭議的房屋,不要購買。
二、房主與房產證上的人是否一致
賣房的人必須是房主,同時,注意看房產證上的姓名與房主是否一致。有些房屋有多個共有人,那么,簽訂合同時,要和全部共有人簽訂買賣合同;避免房屋的共有人不同意出售房屋,而導致的房產糾紛。如不是同一人,須查看賣房者是否持有產權人簽發的有效的授權委托書。另外,注意房主是否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因為與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是無效的。
三、留意土地使用性質、剩余年限
國有土地證的取得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有償取得,即以出讓方式取得,以這種方式取得的土地,可依法轉讓。另一種是無償取得,即以劃撥方式取得,以這種方式取得的土地在轉讓前,必須經有批準權的政府批準并交納土地出讓金,變劃撥土地使用權為出讓土地使用權。買房的時候,要注意土地的性質,以及剩余的使用年限。
四、檢查房屋自身情況和周邊配套
對房屋質量及其他配套主設施的審查:
如房屋戶型、結構、朝向、通風、采光、質量、面積、室內的高度、裝修、配送的家具等,其中比較容易被忽視的是下水道堵塞和墻面滲水等問題。在這一環節,購房者除對房屋戶型、結構等較直觀的方面進行查看外,還須進一步了解有關供電情況、水質、水壓、煤氣、供暖、管線走向等細節;了解物業公司提供的服務項目及收費標準。
了解房屋周邊狀況,如周邊交通、生活配套、小區綠化、噪聲、電梯、保安、物業管理、街道居委會等。此外,很多人買二手房害怕買到兇宅,這就需要去詢問周邊的居民,并在網上查詢相關的資料了。
五、留意房齡大小
房齡越老,貸款的年限就越短,太老的房子,可能銀行都不愿意放貸。貸款額度方面,也會受到影響。由于房齡老,所以房子剩余的土地使用年限也比較短,維修費用高,持有成本增加。
六、算好買房費用
買二手房,銀行會對二手房進行評估。如果是購買首套房,則評估價的70%或80%即為可貸款額,房屋總價減去可貸款額,即為個人需要準備的首付款。另外,二手房需要繳納的稅費比較多,有契稅、營業稅(已營改增)、個稅、中介費等主要費用。
七、選擇正規的中介公司
二手房交易的流程比較復雜,買賣雙方可能都不清楚怎么操作,而中介,則在買賣雙方之間起著服務和協調溝通的作用?,F在各個城市大大小小的中介公司多,很多小中介通過一些方式騙取錢財。所以,買房一定要選擇口碑好,正規的中介。
八、合同中約定好相關事項
簽約過程中應特別注意,對交易的任何關鍵性約定或房主的任何承諾均應體現在合同中,不能以口頭約定代之,因為口頭約定在一旦發生糾紛時則無法舉證。合同的必備條款主要包括:房屋面積及附屬設施、價款及給付方式、期限、房屋交付期限、違約責任等。
九、過戶注意事項
買房后,一定要及時過戶,只有過戶了,房子才真正屬于你。過戶的時候,要注意房產證、土地證、水卡、電卡、燃氣卡等,都是需要過戶到買方的名下的。另外,注意原來的房主,有沒有水電費、物業費、燃氣費等未結清的。
十、注意遷移戶口問題
很多人買房都是為了遷戶口,如果賣家的戶口沒有及時遷出,我們的戶口也遷不進來,就會發生糾紛。因此,買房前可到相關部門(街道、居委會、派出所之類)查閱賣家的戶口是否已經遷出。